能:能够。
近:距离短,与“远”相对。
取:拿。
譬:打比方。
能近取譬
【拼音】:néng jìn qǔ pì
解释
能就自身打比方。比喻能推己及人,替别人着想。
出处
《论语·雍也》:“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示例
独夫为我,即曰贪贼;~,即曰仁义。 ★章炳麟《菌说》
近义词
推己及人
反义词
语法
作谓语、定语;指推己及人
能近取譬㊣ㄋㄥˊ ㄐㄧㄣˋ ㄑㄩˇ ㄆㄧˋnéng jìn qǔ pì釋義能就近以自身作比方,推己及人。語出論語・雍也:「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能近取譬,可謂仁之方也已。」後多指在言論中能就眼下的事物作例證。宋史・卷二六二・李穀傳:「議政事能近取譬,言多詣理。」備註附修訂本參考資料號FL00000009712能近取譬備註頻3書漢語成語考釋詞典、中國成語大辭典、遠流活用成語辭典號FL00000039810
元-谢应芳--《白贲轩铭》:圣人立言,妙理冲漠,能近取譬,亦孔之灼。
清-章炳麟--《菌说》:独夫为我,即曰贪贼;能近取譬,即曰仁义。
清-袁枚--《小仓山房尺牍·答相国(其二)》:枚闻命之下,汗出如浆,第所以徘徊而不敢献者,有二故焉:一则能近取譬,责人者人必责之……一则夫子居心行事,刻刻从宽,惟于论诗论味,则谿刻已甚。
南朝梁-萧琛--《难范缜神灭论》:虽能近取譬,理实乖矣。
元-脱脱、阿鲁图--《宋史·二六二·李穀传》:穀为人厚重刚毅,深沉有城府,雅善谈论,议政事能近取譬,言多诣理,辞气明畅,人主为之耸听。
现代-汪曾祺--《随笔两篇——葵·薤》:薤叶上实在挂不住多少露水,太易“晞”掉了。用来比喻人命的短促,非常贴切。同时我又想到汉代的人一定是常常食薤的,故尔能近取譬。
元-谢应芳--《白贲轩铭》:圣人立言,妙理冲漠,能近取譬,亦孔之灼。
清-章炳麟--《菌说》:独夫为我,即曰贪贼;能近取譬,即曰仁义。
清-袁枚--《小仓山房尺牍·答相国(其二)》:枚闻命之下,汗出如浆,第所以徘徊而不敢献者,有二故焉:一则能近取譬,责人者人必责之……一则夫子居心行事,刻刻从宽,惟于论诗论味,则谿刻已甚。
南朝梁-萧琛--《难范缜神灭论》:虽能近取譬,理实乖矣。
元-脱脱、阿鲁图--《宋史·二六二·李穀传》:穀为人厚重刚毅,深沉有城府,雅善谈论,议政事能近取譬,言多诣理,辞气明畅,人主为之耸听。
现代-汪曾祺--《随笔两篇——葵·薤》:薤叶上实在挂不住多少露水,太易“晞”掉了。用来比喻人命的短促,非常贴切。同时我又想到汉代的人一定是常常食薤的,故尔能近取譬。
néng jìn qǔ pì
1、独夫为我,即曰贪贼,能近取譬,即曰仁义。
2、班长赵宏能近取譬,深得同学们的敬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