亦作“肠疸”。中医指阑尾炎。
汉 张仲景 《金匮要略·疮痈肠痈浸淫病脉证并治》:“肠痈之为病,其身甲错,腹皮急,按之濡如肿状。”《后汉书·方术传下·华佗》:“军吏 李成 苦欬,昼夜不寐, 佗 以为肠癕,与散两钱服之。”《三国志·魏志·华佗传》作“肠臃”。
肠痈亦作“肠疸”。
1.汉张仲景《金匮要略·疮痈肠痈浸淫病脉证并治》:“肠痈之为病,其身甲错,腹皮急,按之濡如肿状。”
●《后汉书·方术传下·华佗》:“军吏李成苦欬,昼夜不寐,佗以为肠痈,与散两钱服之。”
●《三国志·魏志·华佗传》作“肠臃”。
2.中医指阑尾炎。
●汉张仲景《金匮要略·疮痈肠痈浸淫病脉证并治》:“肠痈之为病,其身甲错,腹皮急,按之濡如肿状。”
●《后汉书·方术传下·华佗》:“军吏李成苦欬,昼夜不寐,佗以为肠痈,与散两钱服之。”
●《三国志·魏志·华佗传》作“肠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