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 元结 的别号。
元结 自称 浪士 ,及有官,人呼为 漫郎 。后客居 樊 上,左右皆渔者,少长相戏,又呼为 聱叟 。见《新唐书·元结传》。 宋 林逋 《杂兴》诗之四:“ 次山 有以称 聱叟 , 鲁望 兼之传 散人 。” 次山 , 元结 字; 鲁望 , 陆龟蒙 字,人号 江湖散人 。 金 麻九畴 《赠裕之》诗:“贤人乐古声犹在, 聱叟 文高世岂知。” 清 陈维崧 《水调歌头·读董舜民<苍梧词>题后》词:“力压古 聱叟 ,气慑万 獠 奴。”
聱叟唐元结的别号。
●元结自称浪士,及有官,人呼为漫郎。后客居樊上,左右皆渔者,少长相戏,又呼为聱叟。见《新唐书·元结传》。
●宋林逋《杂兴》诗之四:“次山有以称聱叟,鲁望兼之传散人。”
●次山,元结字;鲁望,陆龟蒙字,人号江湖散人。
●金麻九畴《赠裕之》诗:“贤人乐古声犹在,聱叟文高世岂知。”
●清陈维崧《水调歌头·读董舜民<苍梧词>题后》词:“力压古聱叟,气慑万獠奴。”
聱叟
【出典】 《新唐书》卷一四三《元结传》载元结《自释》:“既客樊上,漫遂显。樊左右皆渔者,少长相戏,更曰聱叟。彼诮以聱者,为其不相从听,不相钩加,带笭箵而尽船,独聱而挥车。”
【释义】 聱叟是唐代诗人元结的别号。聱有傲义,有乖忤义。元结自称聱叟,表现其性格坚强,不轻易听从他人意见。
【例句】 ①客举前修三数个,待与刘君为寿。或号憨郎,或称钝汉,或自呼聱叟。(刘克庄《念奴娇·再和》2604)词中叙写客人举古人向作者贺寿。以聱叟(元结)比拟作者。②帝锡余别号,江湖聱叟,山泽仙臞。(刘克庄《木兰花慢·癸卯生日》2608)这里说:“帝锡余别号”,实是自称,显示自己是一个放浪江海的聱叟。③浯溪友,笑浯溪、至今聱叟。(刘辰翁《扫花游·和秋崖见寿·秋崖时谒选,留词去》3226)元结曾任道州刺史,撰有《浯溪铭序》,爱其地胜异,遂家溪畔。这句说秋崖谒选,前往其地,所以以聱叟称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