掏耳垢的用具。常以竹、木、牛角或金属制成。有时也作为饰物,其末并可用来剔牙。
《儒林外史》第十八回:“三公子恐怕鸭子不肥,拔下耳挖来戳戳脯子上肉厚,方才叫 景兰江 讲价钱买了。”亦称“ 耳挖子 ”。《红楼梦》第二八回:“只见 凤姐儿 在门前站着,蹬着门槛子,拿耳挖子剔牙。”《官场现形记》第十三回:“这时候他娘儿两个头上的金簪子、银耳挖子,统通被差上拿去,説是贼贜,要交给老爷的。”
耳挖掏耳垢的用具。常以竹、木、牛角或金属制成。有时也作为饰物,其末并可用来剔牙。
●《儒林外史》第十八回:“三公子恐怕鸭子不肥,拔下耳挖来戳戳脯子上肉厚,方才叫景兰江讲价钱买了。”亦称“耳挖子”。
●《红楼梦》第二八回:“只见凤姐儿在门前站着,蹬着门槛子,拿耳挖子剔牙。”
●《官场现形记》第十三回:“这时候他娘儿两个头上的金簪子、银耳挖子,统通被差上拿去,说是贼赃,要交给老爷的。”
耳挖子耳挖子ㄦˇ ㄨㄚ ˙ㄗěrwāzi1.掏耳垢的小勺。也作「耳挖勺兒」、「耳勺子」。2.指古代婦女可用來掏耳垢的首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