罔知:不知道。
所:指事词,指出动作、行为的对象。
措:施行,安置。
罔知所措
【拼音】:wǎng zhī suǒ cuò
解释
面临窘危,茫然无所适从。形容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
出处
唐·白行简《李娃传》:“生惶惑发狂,罔知所措。”
示例
四方混杀,人人束手,个个归心。定安国舅气的目睁口呆,~。与众等侍郎束手被擒。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八十五回
近义词
不知所措
反义词
语法
作谓语、定语、状语;指不知怎么办
英文
be at a loss what to do
罔知所措㊣ㄨㄤˇ ㄓ ㄙㄨㄛˇ ㄘㄨㄛˋwǎng zhī suǒ cuò釋義不知道該怎麼辦。唐・白行簡・李娃傳:「生惶惑發狂,罔知所措。」水滸傳・第四回:「嚇得莊家目睜口呆,罔知所措。」備註附修訂本參考資料號FL00000012750罔知所措備註頻2書漢語成語考釋詞典、中國成語大辭典號FL00000044824
宋-张孝祥--《辞免除起居舍人奏状》:今月六日准尚书省札子奉圣旨除臣起居舍人,日下供职。臣闻命震惊,罔知所措。
元-陶宗仪--《南村辍耕录·奇疾》:今上之长公主之驸马刚哈剌咱庆王,因坠马,得一奇疾,两眼黑睛俱无,而舌出至胸,诸医罔知所措。
元末明初-施耐庵-四回-《水浒传》:智深无移时又吃了这桶酒,剩下一脚狗腿,把来揣在怀里。临出门又道:”多的银子,明日又来吃。”吓得庄家目睁口呆,罔知所措,看见他早望五台山上去了。
清-夏敬渠-四三回-《野叟曝言》:府县官惊得魂出,慌赶至店,向素臣百倍足恭。素臣将本末根由告诉明白,二人目睁口呆,罔知所措。
元末明初-施耐庵-第八十五回-《水浒传》:四方混杀,人人束手,个个归心。定安国舅气的目睁口呆,罔知所措。与众等侍郎束手被擒。
明-张居正--《为故大学士高拱乞恩疏》:臣等闻命震惊,罔知所措。
唐-苏颋--《为政事请公除状·第二状》:臣等茫然,罔知攸措。
宋-张孝祥--《辞免除起居舍人奏状》:今月六日准尚书省札子奉圣旨除臣起居舍人,日下供职。臣闻命震惊,罔知所措。
元-陶宗仪--《南村辍耕录·奇疾》:今上之长公主之驸马刚哈剌咱庆王,因坠马,得一奇疾,两眼黑睛俱无,而舌出至胸,诸医罔知所措。
元末明初-施耐庵-四回-《水浒传》:智深无移时又吃了这桶酒,剩下一脚狗腿,把来揣在怀里。临出门又道:”多的银子,明日又来吃。”吓得庄家目睁口呆,罔知所措,看见他早望五台山上去了。
清-夏敬渠-四三回-《野叟曝言》:府县官惊得魂出,慌赶至店,向素臣百倍足恭。素臣将本末根由告诉明白,二人目睁口呆,罔知所措。
元末明初-施耐庵-第八十五回-《水浒传》:四方混杀,人人束手,个个归心。定安国舅气的目睁口呆,罔知所措。与众等侍郎束手被擒。
明-张居正--《为故大学士高拱乞恩疏》:臣等闻命震惊,罔知所措。
唐-苏颋--《为政事请公除状·第二状》:臣等茫然,罔知攸措。
wǎng zhī suǒ cuò
1、四方混杀,人人束手,个个归心。定安国舅气的目睁口呆,罔知所措。与众等侍郎束手被擒。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八十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