缝隙;裂缝。
唐 姚合 《拾得古砚》诗:“背面生罅隙,质状朴且丑。” 宋 洪迈 《夷坚丁志·琉璃瓶》:“良久,金附着满中,了无罅隙。” 清 陈确 《报当事揭》:“深则必实,矿内棺外用灰土实筑之,不留罅隙。”
嫌隙。
明 陶宗仪 《辍耕录·独松关》:“若便拥兵前进,吾恐别生罅隙,则和议之事必难成矣。”《人民文学》1977年第11期:“他想在 鲁迅先生 和《新文化》一群人之间找出一点罅隙,加以挑拨,进一步扩大文艺界的分裂。”
瑕疵;缺憾。
宋 苏轼 《吊李台卿》诗:“看书眼如月,罅隙无不照。” 明 谢榛 《四溟诗话》卷二:“虽盛 唐 名家,亦有罅隙可议,所谓瑜不掩瑕是也。” 清 恽敬 《与胡竹村》之二:“虽注家强为分别,而罅隙显然。”
罅隙罅隙ㄒ丨ㄚˋ ㄒ丨ˋxiàxì裂縫;縫隙。[例]牆壁的~越來越大了。
罅隙-汉语大词典罅隙1.缝隙;裂缝。
●唐姚合《拾得古砚》诗:“背面生罅隙,质状朴且丑。”
●宋洪迈《夷坚丁志·琉璃瓶》:“良久,金附着满中,了无罅隙。”
●清陈确《报当事揭》:“深则必实,矿内棺外用灰土实筑之,不留罅隙。”
2.嫌隙。
●明陶宗仪《辍耕录·独松关》:“若便拥兵前进,吾恐别生罅隙,则和议之事必难成矣。”
●《人民文学》1977年第11期:“他想在鲁迅先生和《新文化》一群人之间找出一点罅隙,加以挑拨,进一步扩大文艺界的分裂。”
3.瑕疵;缺憾。
●宋苏轼《吊李台卿》诗:“看书眼如月,罅隙无不照。”
●明谢榛《四溟诗话》卷二:“虽盛唐名家,亦有罅隙可议,所谓瑜不掩瑕是也。”
●清恽敬《与胡竹村》之二:“虽注家强为分别,而罅隙显然。”
罅隙(2)同“罅隙”。
缝隙。
●《朱子语类》卷七二:“古人说‘情窦’,窦是罅隙,须是塞其罅隙。”一本作“罅隙”。参
xià xì
1、死别,是遽然断裂的山崖,罅隙巨大。回身无路。安意如
xià xì
1、[缝隙]fèng xì
裂开或自然露出的狭长的空处:从大门的~向外张望。
2、[裂缝]liè fèng
1.(~儿) 2.裂成狭长的缝儿:做门的木料没有干透,风一吹都~了。墙裂了一道缝。 3.裂开的缝儿:墙上有一条~。
3、[破绽]pò zhàn
衣物上的裂口。比喻讲话或做事时暴露出来的漏洞。绽(zhàn)。
4、[漏洞]lòu dòng
1.能让东西漏过去的不应有的缝隙或小孔儿。 2.(说话、做事、办法等)不周密的地方;破绽:堵塞工作的~。他的话里~百出。
5、[缺陷]quē xiàn
欠缺或不够完备的地方: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