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领制约。
唐 李德裕 《授张仲武招抚回鹘使制》:“崇以夏官之秩,委其统制之权,当竭一心,敬兹休命。”《旧唐书·韩滉传》:“议者以 滉 统制一方,颇著勤绩,自幼立名贞亷,晚途政甚苛惨。” 宋 苏辙 《西南夷论》:“古者九夷八蛮无大君长,纷纷籍籍不相统制。”
官名。
北宋 于出师作战时选拔一人为都统制,总辖诸将。至 南宋 建炎 初设置御营司都统制,始为职官名。又有统制、同统制、副统制等。见《宋史·职官志七》。 元明 不置此职。 清 末统辖一镇的军事长官也称统制。《续资治通鉴·宋高宗绍兴三十一年》:“先是 錡 遣前司策应右军统制 王刚 等间以兵数百渡 淮 , 金 人退却,官军小胜。”
集中控制。
邹韬奋 《萍踪忆语》四:“他们的触角且深入到零售商业的旧机构里去,也一古脑儿包括在他们的统制之下。” 续范亭 《乱弹琴》诗之二:“我要说什么,抗战与统一。统一非统制,抗战要团结。”
统制1.统领制约。
●唐李德裕《授张仲武招抚回鹘使制》:“崇以夏官之秩,委其统制之权,当竭一心,敬兹休命。”
●《旧唐书·韩滉传》:“议者以滉统制一方,颇著勤绩,自幼立名贞廉,晚途政甚苛惨。”
●宋苏辙《西南夷论》:“古者九夷八蛮无大君长,纷纷籍籍不相统制。”
2.官名。
●北宋于出师作战时选拔一人为都统制,总辖诸将。至南宋建炎初设置御营司都统制,始为职官名。又有统制、同统制、副统制等。见《宋史·职官志七》。
●元明不置此职。
●清末统辖一镇的军事长官也称统制。
●《续资治通鉴·宋高宗绍兴三十一年》:“先是锜遣前司策应右军统制王刚等间以兵数百渡淮,金人退却,官军小胜。”
3.集中控制。
●邹韬奋《萍踪忆语》四:“他们的触角且深入到零售商业的旧机构里去,也一古脑儿包括在他们的统制之下。”
●续范亭《乱弹琴》诗之二:“我要说什么,抗战与统一。统一非统制,抗战要团结。”
tǒng zhì
1、夏人入寇泾原,帅司调统制李庠捍御,端在遣中。
tǒng zhì
1、[约束]yuē shù
限制使不越出范围:受纪律的~。这种口头协议~不了他们。
2、[管制]guǎn zhì
1.强制管理:~灯火。 2.对犯罪分子不实行关押,但限制其一定的自由,受公安机关管束和人民群众监督,在原单位或居住地进行改造的刑罚。是中国特有的刑种。期限为3个月以上2年以下。
3、[控制]kòng zhì
1.掌握住不使任意活动或越出范围;操纵:自动~。~人数。 2.使处于自己的占有、管理或影响之下:殖民地的经济为宗主国所~。制高点的火力~了整片开阔地。
4、[管理]guǎn lǐ
1.指一定组织中的管理者,通过实施计划、组织、人员配备、指导与领导、控制等职能来协调他人的活动,使别人与自己一起实现既定目标的活动过程。 2.照管并约束:~罪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