粗衣粝食

读音

cū yī lì shí

同音字

拼音为cū的字 拼音为yī的字 拼音为lì的字 拼音为shí的字 拼音为cu的字 拼音为yi的字 拼音为li的字 拼音为shi的字

基础解释

粝:粗米。穿粗布衣,吃粗米饭。形容生活水平很低。也指不追求生活享受。

详细解释

  • 【解释】:粝:粗米。穿粗布衣,吃粗米饭。形容生活水平很低。也指不追求生活享受。
  • 【出自】:宋·释普济《五灯会元》卷三:“粗衣遮寒,粝食活命。”
  • 【示例】:~,三十年如一日。
    ◎清·叶廷绾《鸥陂渔话·侯忠节公父子为僮宾作书》
  • 【语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形容生活清苦

按字解释

粗:未筛糠去碎、勉强食用的糙米。

衣:两袖宽松、两襟相掩的古代服装。

粝:粗米。

食:津津有味地进餐。

词典解释

粗衣粝食-中華語文大辭典

粗衣糲食

粗衣粝食-汉语大词典

粗衣粝食粗劣的衣食。形容生活清苦。
●唐李翱《左仆射傅公碑》:“夫人粗衣粝食,与兵士妻女均好恶,用助公事。”
●《云笈七签》卷一一五:“粗衣粝食之外,所得施诸贫病。”
●元柯丹丘《荆钗记·分别》:“粗衣粝食心无歉,为亲老常怀凄惨。”

出处

宋·释普济《五灯会元》卷三:“粗衣遮寒,粝食活命。”

引证

清-叶廷琯--《鸥陂渔话·侯忠节公父子为僮宾作书》:粗衣粝食,三十年如一日。

宋-释普济-卷三-《五灯会元》:粗衣遮寒,粝食活命。

元-柯丹邱--《荆钗记·分别》:粗衣粝食心无歉,为亲老常怀凄惨。

故事

清-叶廷琯--《鸥陂渔话·侯忠节公父子为僮宾作书》:粗衣粝食,三十年如一日。

宋-释普济-卷三-《五灯会元》:粗衣遮寒,粝食活命。

元-柯丹邱--《荆钗记·分别》:粗衣粝食心无歉,为亲老常怀凄惨。

造句

cū yī lì shí

1、粗衣粝食,三十年如一日。 ◎清·叶廷绾《鸥陂渔话·侯忠节公父子为僮宾作书》

组词

近义词

cū yī lì shí

1、[粗茶淡饭]cū chá dàn fàn

粗:粗糙、简单;淡饭:指饭菜简单。形容饮食简单,生活简朴。

2、[粗衣恶食]cū yī è shí

粗劣的衣食。形容生活俭朴。

3、[恶衣薄食]è yī bó shí

同“[[恶衣菲食]]”。

反义词

cū yī lì shí

1、[山珍海味]shān zhēn hǎi wèi

山野和海里出产的各种珍贵食品。泛指丰富的菜肴。

2、[锦衣玉食]jǐn yī yù shí

锦衣:鲜艳华美的衣服;玉食:珍美的食品。精美的衣食。形容豪华奢侈的生活。

3、[锦衣肉食]jǐn yī ròu shí

形容豪华奢侈的生活。同“锦衣玉食”。

4、[靡衣玉食]mí yī yù shí

指美衣美食。

热门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