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籥

读音

guǎn yuè

同音字

拼音为guǎn的字 拼音为yuè的字 拼音为guan的字 拼音为yue的字

基础解释

1.亦作“筦籥”。两种乐器名。《孟子·梁惠王下》:“管籥之音。”赵岐 注:“管,笙;籥,簫。或曰籥若笛,短而有三孔。”《荀子·乐论》:“竽笙簫和,筦籥发猛。”亦泛指乐器或音乐。宋 岳珂《桯史·馆娃浯溪》:“闻管籥者,民喜而相告。”清 陈维崧《寿武林徐世臣贤配邵孺人六十》诗:“设帨九天喧管籥,穪觴七郡倾壶榼。” 2.锁匙。籥,通“钥”。《礼记·月令》:“﹝孟冬之月﹞脩键闭,慎管籥。”郑玄 注:“管籥,搏键器也。”孔颖达 疏:“以铁为之,似乐器之管籥,搢於鏁内以搏取其键也。”《史记·鲁仲连邹阳列传》:“天子巡狩,诸侯辟舍,纳筦籥,摄衽抱机,视膳於堂下。”《南齐书·百官志》:“府置丞一人。掌宫城管籥。”清 唐甄《潜书·两权》:“百金之贾,必有居处,以安妻子,固管籥,结邻里,无盗窃之虞,乃可以转贩于四方。” 3.指用锁加以锁住。《晏子春秋·杂上一》:“管籥其家者纳之公,财在外者斥之市。” 4.比喻事情的关键。南朝 宋 颜延之《庭诰文》:“非鄙无因而生,侵侮何从而入?此亦持德之管籥,尔其谨哉。”南朝 梁 何逊《七召》:“未有玉不莹而为宝,人无学而称贤,盖持身之管籥,进德之舟船,响如鐘而待叩,明似镜以长悬,此其重於经术,寧降志於吾贤。”

详细解释

  1. 亦作“筦籥”。两种乐器名。

    《孟子·梁惠王下》:“管籥之音。” 赵岐 注:“管,笙;籥,簫。或曰籥若笛,短而有三孔。”《荀子·乐论》:“竽笙簫和,筦籥发猛。”亦泛指乐器或音乐。 宋 岳珂 《桯史·馆娃浯溪》:“闻管籥者,民喜而相告。” 清 陈维崧 《寿武林徐世臣贤配邵孺人六十》诗:“设帨九天喧管籥,穪觴七郡倾壶榼。”

  2. 锁匙。籥,通“ 钥 ”。

    《礼记·月令》:“﹝孟冬之月﹞脩键闭,慎管籥。” 郑玄 注:“管籥,搏键器也。” 孔颖达 疏:“以铁为之,似乐器之管籥,搢於鏁内以搏取其键也。”《史记·鲁仲连邹阳列传》:“天子巡狩,诸侯辟舍,纳筦籥,摄衽抱机,视膳於堂下。”《南齐书·百官志》:“府置丞一人。掌宫城管籥。” 清 唐甄 《潜书·两权》:“百金之贾,必有居处,以安妻子,固管籥,结邻里,无盗窃之虞,乃可以转贩于四方。”

  3. 指用锁加以锁住。

    《晏子春秋·杂上一》:“管籥其家者纳之公,财在外者斥之市。”

  4. 比喻事情的关键。

    南朝 宋 颜延之 《庭诰文》:“非鄙无因而生,侵侮何从而入?此亦持德之管籥,尔其谨哉。” 南朝 梁 何逊 《七召》:“未有玉不莹而为宝,人无学而称贤,盖持身之管籥,进德之舟船,响如鐘而待叩,明似镜以长悬,此其重於经术,寧降志於吾贤。”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管籥-汉语大词典

管籥1.两种乐器名。
●《孟子·梁惠王下》:“管籥之音。”
赵岐注:“管,笙;籥,箫。或曰籥若笛,短而有三孔。”
●《荀子·乐论》:“竽笙箫和,管籥发猛。”亦泛指乐器或音乐。
●宋岳珂《桯史·馆娃浯溪》:“闻管籥者,民喜而相告。”
●清陈维崧《寿武林徐世臣贤配邵孺人六十》诗:“设帨九天喧管籥,称觞七郡倾壶榼。”
2.锁匙。籥,通“钥”。
●《礼记·月令》:“﹝孟冬之月﹞脩键闭,慎管籥。”
郑玄注:“管籥,搏键器也。”
●孔颖达疏:“以铁为之,似乐器之管籥,搢于锁内以搏取其键也。”
●《史记·鲁仲连邹阳列传》:“天子巡狩,诸侯辟舍,纳管籥,摄衽抱机,视膳于堂下。”
●《南齐书·百官志》:“府置丞一人。掌宫城管籥。”
●清唐甄《潜书·两权》:“百金之贾,必有居处,以安妻子,固管籥,结邻里,无盗窃之虞,乃可以转贩于四方。”
3.指用锁加以锁住。
●《晏子春秋·杂上一》:“管籥其家者纳之公,财在外者斥之市。”
4.比喻事情的关键。
●南朝宋颜延之《庭诰文》:“非鄙无因而生,侵侮何从而入?此亦持德之管籥,尔其谨哉。”
●南朝梁何逊《七召》:“未有玉不莹而为宝,人无学而称贤,盖持身之管籥,进德之舟船,响如钟而待叩,明似镜以长悬,此其重于经术,宁降志于吾贤。”

管籥-辞源3

【管籥】㊀樂器名。籥,同“龠”。孟子 梁惠王下:“今王鼓樂於此,百姓聞王鐘鼓之聲,管籥之音,舉疾首爲蹙頞而相告。”注:“管,笙。籥,簫。或曰,籥若笛短而有三孔。”管,也作“筦”。莊子 盜跖:“今富人,耳營鐘鼓筦籥之聲,口嗛於芻豢醪醴之味。”㊁鎖匙。禮 月令孟冬之月:“坏城郭,戒門閭,修鍵閉,慎管籥。”注:“管籥,搏鍵器也。”疏:“以鐵爲之,似樂器之管籥,搢於鏁内以搏取其鍵也。”籥,今通作“鑰”。引申指入門的關鍵。宋書 顔延之傳 庭誥:“非鄙無因而生,侵侮何從而入?此亦持德之管籥,爾其謹哉!”

出处

引证

故事

造句

接龙

组词

近义词

反义词

热门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