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辩

读音

dá biàn

同音字

拼音为dá的字 拼音为biàn的字 拼音为da的字 拼音为bian的字

基础解释

答复别人的问难、指责、控告,为自己的论点或行为进行解释或辩护:论文~。被告在法庭上~。

详细解释

  1. 答覆别人的指责、控告、问难等;为个人的行为或论点辩护。

    唐 刘肃 《大唐新语·惩戒》:“ 周矩 为殿中侍御史,大夫 苏味道 待之甚薄,屡言其不了事, 矩 深以为恨。后 味道 下狱,勅 矩 推之, 矩 谓 味道 曰:‘尝责 矩 不了事,今日了公事也。好答辩。’ 味道 由是坐诛。”《旧唐书·杨慎矜传》:“先令 卢鉉 收太府少卿 张瑄 於 会昌驛 ,繫而推之, 瑄 不肯答辩。” 瞿秋白 《鬼脸的辩护》:“当你只会喊几声‘切西瓜’的时候,就要被敌人看做没有能力在理论上来答辩了。” 丁玲 《一九三○年春上海(之一)》:“若稍说到正题,他不是冷着脸不答辩,便是避开正面的话锋,做侧面的嘲讽了。”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答辩-中華語文大辭典

答辯

答辩-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

答辯

出处

引证

故事

造句

dá biàn

1、论文答辩会上,他应对如流,他的论文很快就通过了。

2、在论文答辩会上,对于每个评委老师提出的各种问题,他都能对答如流。

3、他在辩论比赛中,面对对方辩友的提问,从容不迫地答辩,引起了全场的掌声。

4、论文答辩会上,他神色不惊,面对一个个高难的问题,一一阐述自己的观点。

5、第三人及其诉讼代理人发言或者答辩。

6、她好不容易才通过了答辩考试.

7、法院把被告送交警答辩状的时间延长了14天。

8、为了搞好毕业论文答辩,在举行答辩会前,答辩者要作好充分的准备。

9、被申请人未提交答辩书的,不影响仲裁程序的继续进行。

10、去索取一份被告的答辩书,以此更有效地准备诉讼。

11、对于通过论文答辩者,授予博士学位。

12、期末考包括简答题的部分,以及一些论文答辩。

13、唯一能使大部分人留下来的原因是他们还没有进行论文答辩。

14、标题为“匆促答辩状的摘要”。

15、每个学生论文答辩之时,都会紧张。

16、仲裁委员会收到答辩书后,应当在仲裁规则规定的期限内将答辩书副本送达申请人。

17、当1910年他的在哥本哈根大学博士论文答辩时,在场观众中球迷的数量比数学家还多。

18、人民法院受理案件后,当事人对管辖权有异议的,应当在提交答辩状期间提出。

19、本文重点在于对其进行内在的透析,以期对我国民事诉讼答辩状的改革有所启示。

20、被申请人收到仲裁申请书副本后,应当在十日内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交答辩书。

接龙

组词

近义词

反义词

dá biàn

1、[寻问]xún wèn

询问;探索。

2、[问难]wèn nàn

对于疑难问题,两方各申己见,互相驳斥,互相诘问,展开辩论。难(nàn)。

热门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