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門
佛家语。佛教以观察诸法“空性”为入道的法门, 故称“ 空门”。后世泛称佛教为“空门”, 因为佛教认为色相世界皆是虚妄, 要破除偏执, 由空而得涅槃, 以空为入道之门。〔出典〕《大智度论》:“涅槃城有三门, 所谓空( 门) 、无相( 门) 、无作(门) 。”〔用例一〕唐代白居易《闲吟》:“自从苦学空门法, 销尽平生种种心。”〔用例二〕唐代王维《叹白发》:“一生几许伤心事, 不向空门何处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