斩草时承鈇的砧板。因鈇与“夫”同音,故隐语稿砧为“夫(丈夫)”。
《玉台新咏·古绝句之一》:“稾砧今何在?山上復有山。何当大刀头?破镜飞上天。” 唐 李白 《代美人愁镜》诗:“稾砧一别若箭弦,去有日,来无年。”按, 宋 许顗 《彦周诗话》:“‘藳砧今何在’,言夫也。‘山上復有山’,言出也。何当大刀头,破镜飞上天,言月半当还也。”
稾砧備註頻1書洪葉活用成語辭典號FL00000076991
稾砧-辞源3【稾砧】稾,也作“藳”。玉臺新詠十 古絶句之一:“藳砧今何在,山上復有山。何當大刀頭,破鏡飛上天。”古代處死刑,罪人席稾伏於椹上,以鈇斬之。椹,砧板。鈇與“夫”同音,故隱語稾椹爲夫(丈夫)。後相承以稾砧爲丈夫的代稱。宋 唐庚 眉山唐先生文集二二 自笑詩:“兒餒嗔郎罷,妻寒望稾砧。”清 朱珪 知足齋集一 蕭山王母曹孺人暨孫婦何孺人雙節詩之二:“三年侍藥飲,九死從稾砧。”參閲 宋 許顗 許彦周詩話、明 周祈 名義考五 人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