亦作“ 稀疎 ”。不稠密。
《后汉书·庞参传》:“ 三辅 山原旷远,民庶稀疏,故县丘城,可居者多。” 五代 齐己 《寒节日寄乡友》诗:“原野稀疏雨,江天冷澹霞。” 郭沫若 《行路难》上篇一:“浅黄的沙地上长着些发一样的稀疏的青草。”
犹言冷落,疏远。
元 季子安 《粉蝶儿·题情》套曲:“这些时稀疎了诗宾和这酒朋,闷来时与谁同。”
稀疏稀疏ㄒ丨 ㄕㄨxīshū(鬚髮、草木、物體、聲音等)事物之間不密集,空隙大,稀少疏落。[例]人潮~|~的頭髮。
稀疏-汉语大词典稀疏1.《后汉书·庞参传》:“三辅山原旷远,民庶稀疏,故县丘城,可居者多。”
●五代齐己《寒节日寄乡友》诗:“原野稀疏雨,江天冷澹霞。”
●郭沫若《行路难》上篇一:“浅黄的沙地上长着些发一样的稀疏的青草。”
2.不稠密。
●《后汉书·庞参传》:“三辅山原旷远,民庶稀疏,故县丘城,可居者多。”
●五代齐己《寒节日寄乡友》诗:“原野稀疏雨,江天冷澹霞。”
●郭沫若《行路难》上篇一:“浅黄的沙地上长着些发一样的稀疏的青草。”
3.犹言冷落,疏远。
●元季子安《粉蝶儿·题情》套曲:“这些时稀疏了诗宾和这酒朋,闷来时与谁同。”
xī shū
1、山上树木稀疏,秋草枯黄,全山就像蒙上了一大张狮子皮。
2、夜空中,月亮昏晕,星光稀疏,整个大地似乎都沉睡过去了。
3、一丛稀疏而干枯的头发,像小鸭的绒毛点缀在头顶上。
4、卷曲的,像小楔子一样的稀疏的胡子神气活现地向旁边翘着。
5、外公两鬓斑白,头顶中间光秃秃的,周围只剩下几根稀疏的灰发。
6、岁月的坎坷使他过早地衰老,稀疏的头发已经花白,就像被霜染过的枯草。
7、河水的眼泪不再清澈,高山的头发日见稀疏。
8、台上报告有气无力,台下掌声稀稀疏疏。
9、半轮冷月在几片稀疏的云丝中浮动着。
10、他的脑袋大而丑,头发灰白稀疏,土色的皮肤。
11、慢性病猪通常有局部脱毛,特点是鬃毛变稀疏。
12、提出并设计了一种用于高维稀疏相似矩阵的文本聚类算法。
13、采用非等距稀疏直线阵,阵元之间的间距任意,不受半波长的限制。
14、小心地处理这些稀疏矩阵将会结省下巨大的计算成本与记忆体配置。
15、埃迪四十多岁,矮矮胖胖的,头发日渐稀疏。
16、前肠柱状上皮细胞游离面的微绒毛长而密,后肠的短而稀疏。
17、本文设计了一种新型的离散障板稀疏圆柱基阵。
18、这里与波弗特海接壤,偏远荒凉的地带稀疏地散落着几座小村庄。
19、相反地,用户邮件文件稀疏地分布在集群内的部分服务器中。
20、她有一头稀疏蓬乱的褐发,长着大板牙,对教材上的内容烂熟于心。
21、低沉,铁灰色的天空夹杂着稀疏的雾气,呈现出朦朦胧胧的亮光。
xī shū
1、[稀罕]xī han
1.稀奇:骆驼在南方是~东西。 2.认为稀奇而喜爱:谁~你那玩意儿 ,我们有的是。 3.稀罕的事物:看~儿 。
2、[荒芜]huāng wú
(田地)因无人管理而长满野草:田园~。
3、[寥落]liáo luò
1.稀少:疏星~。 2.冷落;冷清:荒园~。~的小巷。
4、[稀落]xī luò
〈形〉在空间或时间上的间隔较远。
5、[稀薄]xī bó
(空气、烟雾等)密度小;不浓厚:高山上空气~。
6、[疏落]shū luò
稀稀拉拉:~的晨星。
7、[希罕]xī han
见〖稀罕〗。
8、[疏字]shū zì
生育少。
9、[稀零]xī líng
形容稀疏的样子。
10、[稀少]xī shǎo
事物存在或出现得少:街上行人~。雨量~。这种古钱币已很~了。
11、[疏淡]shū dàn
1.稀疏;不浓密。 2.疏远淡漠。
12、[零落]líng luò
1.(花叶)脱落:草木~。 2.(事物)衰败:家道~。一片凄凉~的景象。 3.稀疏不集中:~的枪声此起彼伏。村庄零零落落地散布在河边。
xī shū
1、[稠密]chóu mì
多而密:人烟~。枝叶~。
2、[茂密]mào mì
(草木)茂盛而繁密:树木~。~的竹林。
3、[繁密]fán mì
多而密:人口~。~的树林。~的鞭炮声。
4、[葱郁]cōng yù
葱茏:~的松树林。
5、[浓密]nóng mì
稠密(多指枝叶、烟雾、须发等)。
6、[繁茂]fán mào
(草木)繁密茂盛:花木~。枝叶~,苍翠欲滴。
7、[细密]xì mì
1.(质地)精细仔密:布织得~。 2.不疏忽大意;仔细:对情况进行~的分析。
8、[紧密]jǐn mì
1.十分密切,不可分隔:~结合。~联系。~地团结在一起。 2.多而连续不断:枪声十分~。~的雨点。
9、[茂盛]mào shèng
1.草木繁盛。 2.兴旺:财源~。 3.旧时也指功德卓著:先王功德~。
10、[密致]mì zhì
(物质)结构紧密;致密:质地~。
11、[密集]mì jí
1.数量很多地聚集在一处:人们~在广场上。 2.稠密:人口十分~。
12、[密实]mì shi
细密;紧密:鞋底是手工纳的,针脚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