亦作“ 秋孃 ”。
1. 唐 代歌妓女伶的通称。 唐 白居易 《琵琶引》:“曲罢曾教善才伏,妆成每被秋娘妒。” 唐 元稹 《赠吕二校书》诗:“共占花园争 赵 辟,竞添钱贯定秋娘。”
唐 时 金陵 女子,姓 杜 ,名 秋娘 。本为 李錡 妾,后 錡 叛变被诛,入宫有宠于 宪宗 , 穆宗 立,为皇子傅姆,皇子废, 秋娘 赐归故乡,穷老而终。见 唐 杜牧 《杜秋娘》诗序。后用以泛指年老色衰的妇女。
清 沉起凤 《谐铎·南部》:“至如 张修来 《思春》一齣,虽秋孃老去,犹似十三四女郎。” 清 赵翼 《扬州观剧》诗:“秋娘老去容颜减,犹仗声名压后生。”《花月痕》第五二回:“莫怪他,对华筵,珠泪倾,触动了,老去秋娘无限情。”
指蝉。
明 顾起元 《客座赘语·纪虫》:“南都呼小虫曰蜘蟟,曰秋娘。” 姚雪垠 《李自成》第二卷第三章:“两个秋娘在树上一递一声地叫唤。”
秋娘秋娘ㄑ丨ㄡ ㄋ丨ㄤˊqiūniánɡ〈書〉唐代歌妓女伶多用「秋娘」為名。後用「秋娘」泛指善歌貌美的歌伎。[例]曲罷曾教善才伏,妝成每被~妒(唐‧白居易〈琵琶行〉)。
秋娘-全唐诗宋词元曲典故辞典秋娘
【出典】 唐·段安节《乐府杂录》:“《望江南》始自朱崖李太尉镇浙西日,为亡妓谢秋娘所撰。”参见“杜秋娘”条。
【释义】 唐代李德裕的家妓名谢秋娘;李锜之侍妾名杜秋,亦称杜秋娘。宋词中多借秋娘称妓女。
【例句】 ①宝子余妍,阿娇余韵,独步秋娘后。(贺铸《问歌颦》[清滑京江人物秀]509)这里用以颂美所咏歌妓。②唯有旧家秋娘,声价如故。(周邦彦《瑞龙吟》[章台路]595)这里用以称美旧识的歌妓。③怪得新来诗骨瘦,都在秋娘相识后。(陈允平《木兰花》[长江浩渺山明秀] 3120)这里用以代称所结识的女子,表示情爱之深。④倚银屏,更忆秋娘面。(陈允平《拜星月慢》[漏阁闲签]3125)这里用以代称忆念中的女子。⑤旧日秋娘还在否?雁足不来,声断衡阳浦。(赵必《苏幕遮·钱塘避暑忆旧》3381)这里用以代指旧识女子,抒发忆念之情。⑥秋娘风味在,怎得对银釭生笑靥。(黄子行《西湖月》[湖光冷浸玻璃]3557)这里活用典故,以秋娘比花,赞藕花之娇美。⑦惟有秋娘声价,风流仍是前时。(周孚先《木兰花慢·富州道中》3565)这里以秋娘仍旧,衬出自己的多病不堪,寓感慨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