碑帖

读音

bēi tiè

同音字

拼音为bēi的字 拼音为tiè的字 拼音为bei的字 拼音为tie的字

基础解释

石刻、木刻文字的拓本或印本,多供欣赏或习字时临摹用。

详细解释

  1. 石刻、木刻文字的拓本或印本,可供学习书法用。

    明 曹昭 《格古要论·古墨迹论上》:“用纸加于碑帖上。向明处以游丝笔圈却字画,填以浓墨,谓之响搨。” 清 钱泳 《履园丛话·艺能·书》:“第一等有絶顶天资可以比拟 松雪 、 华亭 之用笔者,则令其读经史,学碑帖,游名山大川,看古人墨蹟,为传世之学。” 曹禺 《北京人》第一幕:“每天晚上他由书房归来,必须在祖父屋里背些《昭明文选》、《龙文鞭影》之类的文章,偶尔还要临摹碑帖,对些干涩的聪明对子。”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碑帖-中華語文大辭典

碑帖ㄅㄟ ㄊ丨ㄝˇbēitiěㄅㄟ ㄊ丨ㄝˋbēitiè1.碑和帖的合稱。文字刻於石碑者稱之為「碑」,寫於紙絹者稱之為「帖」。2.石刻文字的拓本或印本,以供保藏或學習書法;泛指可做書法範本的拓本或印本。[例]臨摹~。

碑帖-汉语大词典

碑帖石刻、木刻文字的拓本或印本,可供学习书法用。
●明曹昭《格古要论·古墨迹论上》:“用纸加于碑帖上。向明处以游丝笔圈却字画,填以浓墨,谓之响拓。”
●清钱泳《履园丛话·艺能·书》:“第一等有绝顶天资可以比拟松雪、华亭之用笔者,则令其读经史,学碑帖,游名山大川,看古人墨迹,为传世之学。”
●曹禺《北京人》第一幕:“每天晚上他由书房归来,必须在祖父屋里背些《昭明文选》、《龙文鞭影》之类的文章,偶尔还要临摹碑帖,对些干涩的聪明对子。”

出处

引证

故事

造句

bēi tiè

1、盛伯熙也是收藏大家,所收金石碑帖和书画堪称一时之冠。

接龙

组词

近义词

bēi tiè

1、[碑本]bēi běn

碑刻的拓本。

反义词

热门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