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乎不拔

读音

què hū bù bá

同音字

拼音为què的字 拼音为hū的字 拼音为bù的字 拼音为bá的字 拼音为que的字 拼音为hu的字 拼音为bu的字 拼音为ba的字

基础解释

刚强坚决,不可动摇。

详细解释

  • 【解释】:刚强坚决,不可动摇。
  • 【出自】:《易·乾》:“确乎其不可拔。”
  • 【语法】:偏正式;作谓语;含褒义

按字解释

确:坚固,固定。

乎:文言介词,相当“于”(用在动词或形容词后)。

不: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它词前面表示否定或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语素前面,构成形容词。

拔:改变。

词典解释

确乎不拔-汉语大词典

确乎不拔刚强坚决,不可动摇。语本《易·干》:“确乎其不可拔。”
●《陈书·周弘正传》:“唯有周生,确乎不拔。”
●《隋书·诚节传序》:“皇甫诞等,当扰攘之际,践必死之机,白刃临颈,确乎不拔,可谓岁寒贞柏,疾风劲草。”
●唐韩愈《颜子不贰过论》:“不以富贵妨其道,不以隐约易其心,确乎不拔,浩然自守。”亦作“确固不拔”。
●鲁迅《热风·随感录四十六》:“因为他们都有确固不拔的自信,所以决不理会偶像保护者的嘲骂。”

确乎不拔-中华成语大词典

确乎不拔
【拼音】:què hū bù bá
解释
刚强坚决,不可动摇。
出处
《周易·乾》:“确乎其不可拔。”
示例
不以富贵妨其道,不以隐约易其心,~,浩然自守。 ★唐·韩愈《颜子不贰过论》
近义词
确固不拔
反义词
语法
作谓语;指不可动摇

出处

《易·乾》:“确乎其不可拔。”

引证

汉-蔡邕--《汝南周勰碑》:焕乎其文,如星之布;确乎不拔,如山之固。

唐-韩愈--《省试颜子不贰过论》:于是居陋巷以致其诚,饮一瓢以求其志,不以富贵妨其道,不以隐约易其心,确乎不拔,浩然自守。

明-刘瑞--《崇正书院讲义》:此志一立,确乎不拔。

清-顾炎武--《广师》:夫学究天人,确乎不拔,吾不如王寅旭;读书为己,探赜洞微,吾不如杨雪臣。

唐-姚思廉--《陈书·周弘正传》:唯有周生,确乎不拔。

现代-鲁迅--《热风·随感录四十六》:因为他们都有确固不拔的自信,所以决不理会偶像保护者的嘲骂。

故事

汉-蔡邕--《汝南周勰碑》:焕乎其文,如星之布;确乎不拔,如山之固。

唐-韩愈--《省试颜子不贰过论》:于是居陋巷以致其诚,饮一瓢以求其志,不以富贵妨其道,不以隐约易其心,确乎不拔,浩然自守。

明-刘瑞--《崇正书院讲义》:此志一立,确乎不拔。

清-顾炎武--《广师》:夫学究天人,确乎不拔,吾不如王寅旭;读书为己,探赜洞微,吾不如杨雪臣。

唐-姚思廉--《陈书·周弘正传》:唯有周生,确乎不拔。

现代-鲁迅--《热风·随感录四十六》:因为他们都有确固不拔的自信,所以决不理会偶像保护者的嘲骂。

造句

组词

近义词

què hū bù bá

1、[确固不拔]què gù bù bá

刚强坚决,不可动摇。同“确乎不拔”。

反义词

热门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