亦作“ 研核 ”。审察考查;研究考核。
《文选·张衡<东京赋>》:“如之何其以温故知新,研覈是非,近於此惑?” 薛综 注:“覈,实也;研,审也。”《三国志·吴志·张温传》:“若潜神留思,纤粗研核,情何嫌而不宣,事何昧而不昭哉?” 唐 刘知几 《史通·疑古》:“今取其正经雅言,理有难晓,诸子异説,义或可凭,参而会之,以相研覈,如异於此,则无论焉。” 唐 卢仝 《月蚀》诗:“灾沴无有小大瘉,安得引衰 周 ,研覈其可否?” 清 俞樾 《群经平议·考工记世室重屋明堂考》:“ 山东 礼本輒加二七之字,何得 殷 无加寻之文, 周 闕增筵之义,研覈其趣,或是不然。”
研覈亦作“研核”。
审察考查;研究考核。
●《文选·张衡<东京赋>》:“如之何其以温故知新,研覈是非,近于此惑?”
薛综注:“覈,实也;研,审也。”
●《三国志·吴志·张温传》:“若潜神留思,纤粗研核,情何嫌而不宣,事何昧而不昭哉?”
●唐刘知几《史通·疑古》:“今取其正经雅言,理有难晓,诸子异说,义或可凭,参而会之,以相研覈,如异于此,则无论焉。”
●唐卢仝《月蚀》诗:“灾沴无有小大愈,安得引衰周,研覈其可否?”
●清俞樾《群经平议·考工记世室重屋明堂考》:“山东礼本辄加二七之字,何得殷无加寻之文,周阙增筵之义,研覈其趣,或是不然。”
【研覈】研究攷核。文選 漢 張平子(衡)東京賦:“由余以 西戎孤臣,而悝 繆公於宮室,如之何其以溫故知新,研覈是非,近於此惑?”陳書 姚察傳:“尤好研覈古今,諟正文字,精采流贍,雖老不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