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音
xiāng bèi
基础解释
相违背。汉 董仲舒《春秋繁露·精华》:“夫既曰无遂事矣,又曰专之可也……若相悖然,是何谓也?”宋 罗大经《鹤林玉露》卷十二:“太公 之鹰扬,伯夷 之叩马,道并行而不相悖也。”清 陈天华《论中国宜改创民主政体》:“庸俗之见以为列强环伺,群志未孚,专制行之,犹恐不济,况啟纷议之端,来解散之象,不与救时之旨相悖乎?”《人民文学》1978年第1期:“为了自己的前途,赖采成 壮着胆子说了这几句相悖的话。”
详细解释
相违背。
汉 董仲舒 《春秋繁露·精华》:“夫既曰无遂事矣,又曰专之可也……若相悖然,是何谓也?” 宋 罗大经 《鹤林玉露》卷十二:“ 太公 之鹰扬, 伯夷 之叩马,道并行而不相悖也。” 清 陈天华 《论中国宜改创民主政体》:“庸俗之见以为列强环伺,群志未孚,专制行之,犹恐不济,况啟纷议之端,来解散之象,不与救时之旨相悖乎?”《人民文学》1978年第1期:“为了自己的前途, 赖采成 壮着胆子说了这几句相悖的话。”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相悖-中華語文大辭典相悖ㄒ丨ㄤ ㄅㄟˋxiānɡbèi相反;互相違背。[例]這種論調與倫理~︱並行而不~。
相悖-汉语大词典相悖相违背。
●汉董仲舒《春秋繁露·精华》:“夫既曰无遂事矣,又曰专之可也……若相悖然,是何谓也?”
●宋罗大经《鹤林玉露》卷十二:“太公之鹰扬,伯夷之叩马,道并行而不相悖也。”
●清陈天华《论中国宜改创民主政体》:“庸俗之见以为列强环伺,群志未孚,专制行之,犹恐不济,况启纷议之端,来解散之象,不与救时之旨相悖乎?”
●《人民文学》1978年第1期:“为了自己的前途,赖采成壮着胆子说了这几句相悖的话。”
出处
引证
故事
造句
xiāng bèi
1、与人相交贵在诚信,若经常言行相悖,出尔反尔,将难以取信于人。
接龙
组词
近义词
xiāng bèi
1、[相背]xiāng bèi
1.亦作“相倍”。互相背叛。
2.相违;相反。
2、[违背]wéi bèi
违反;不遵守:~誓言。~规章制度。
3、[相反]xiāng fǎn
1.事物的两个方面互相矛盾、互相排斥:~相成。两个人走的方向~。
2.用在下文句首或句中,表示跟上文所说的意思相矛盾:困难不但没有把他吓倒,~,更激起了他战胜困难的决心。
反义词
xiāng bèi
1、[相符]xiāng fú
彼此一致:名实~。他所说的话跟实际的情况完全~。
2、[吻合]wěn hé
1.完全符合:双方意见~。
2.医学上指把器官的两个断裂面连接起来:肠~。动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