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称西南少数民族。
《左传·文公十六年》:“ 麇 人率百 濮 聚於 选 ,将伐 楚 。” 杜预 注:“百 濮 ,夷也。” 孔颖达 疏:“ 濮夷 无君长揔统,各以邑落自聚,故称百 濮 也。”《逸周书·王会》:“正南, 甌邓 、 桂国 、 损子 、 产里 、百 濮 、 九菌 。” 孔晁 注:“六者南蛮之别名。” 唐 杨炯 《原州百泉县令李公神道碑》:“一鼓而擒四姓,三战而平百 濮 。”
【百濮】我國古代西南地區少數民族名。左傳 文十六年:“麇人率 百濮聚於 選,將伐 楚。”疏:“釋例曰:‘ 建寧郡南有 濮夷,濮夷無君長總統,各以邑落自聚,故稱 百濮也。’”建寧故城,在今 湖北 石首市東南七十里。唐 楊炯 楊盈川集七 原州百泉縣令李君神道碑:“雷出而星曜,龍騰而鳳飛,一鼓而擒四姓,三戰而平 百濮。”
百濮-汉语大词典百濮古代称西南少数民族。
●《左传·文公十六年》:“麇人率百濮聚于选,将伐楚。”
杜预注:“百濮,夷也。”
●孔颖达疏:“濮夷无君长捴统,各以邑落自聚,故称百濮也。”
●《逸周书·王会》:“正南,瓯邓、桂国、损子、产里、百濮、九菌。”
孔晁注:“六者南蛮之别名。”
●唐杨炯《原州百泉县令李公神道碑》:“一鼓而擒四姓,三战而平百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