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衣】❶白色的衣。杜甫《可叹》:“天上浮云如~,斯须改变如苍狗。”❷古代无功名的人的代称,犹言“平民”,“老百姓”。《后汉书·崔骃传》:“以为不宜与~会。”❸古代替官府办事的小官吏。《汉书·龚胜传》:“闻之~,戒君勿言也。”
白衣-辞源3【白衣】㊀古未仕者之服,猶後世稱布衣。借指平民。史記一二一 儒林傳:“武安侯 田蚡爲丞相,絀 黃 老刑名百家之言,延文學儒者數百人,而 公孫弘以 春秋白衣爲天子三公,封以 平津侯。天下之學士靡然鄉風矣。”晉書 陶侃傳:“侃坐免官,王敦表以 侃白衣領職。”㊁官府給役小吏之服。借指小吏。漢書七二 龔勝傳:“(夏侯常)卽應曰:‘聞之白衣,戒君勿言也,奏事不詳,妄作觸罪!’”注:“白衣,給官府趨走賤人,若今諸司亭長掌固之屬。”㊂佛教徒服黑色衣,稱俗人爲白衣。維摩詰經上 善權品:“雖爲白衣,奉持沙門,至賢之行,居家爲行。”北齊 顔之推 顔氏家訓 歸心:“一披法服,已墮僧數,歲中所計,齋講誦持,比諸白衣,猶不啻山海也。”參見“白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