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音
bìng tài
基础解释
心理或生理上不正常的状态:~心理。这不是正常的胖,而是一种~。社会~。
详细解释
亦作“ 病能 ”。病状。
《素问·风论》:“帝曰:‘五藏风之形状不同者何?愿闻其诊及其病能。’ 岐伯 曰:‘肺风之状,多汗恶风,色皏然白;时欬短气,昼日则差,暮则甚。诊在眉上,其色白。’” 章炳麟 《新方言·释词》:“《内经·风论》:‘愿闻其诊及其病能。’病能,即病态也。”
病人的体态。
清 李渔 《闲情偶寄·颐养·却病》:“病形将见而未见,病态欲支而难支。”
心理或生理上不正常的状态。泛指事物的不正常状态。
徐特立 《自以为是者的前途》:“自以为是,是思想生命的一个病态。” 茅盾 《色盲》三:“我自己也不知道是什么原故会有这样的病态。我只能称为自己精神上的色盲。” 邹韬奋 《学校与商场》:“ 星翁先生 在这封信里揭穿了畸形社会制度中的教育病态,可谓慨乎言之。”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病态-中華語文大辭典病態
病态-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病态bìnɡtài
名
①心理或生理上不正常的状态:~心理|这不是正常的胖,而是一种~。
②泛指不正常的状态:社会~丨~发展。
出处
引证
故事
造句
接龙
组词
近义词
bìng tài
1、[病变]bìng biàn
病理变化的简称。指细胞、组织和器官等遭受各种致病因素而发生的局部或全身的变化。
2、[病况]bìng kuàng
病情。
3、[变态]biàn tài
1.某些动物在个体发育过程中形态发生变化,如蚕变蛹,蛹变蛾;蝌蚪变蛙等。
2.某些植物因长期受环境影响,根、茎、叶的构造、形态和生理机能发生特殊变化,如马铃薯的块茎、仙人掌的针状叶等。
3.指人的生理、心理出现不正常状态:心理~。
4.不正常的状态(跟“常态”相对)。
反义词
bìng tài
1、[强健]qiáng jiàn
(身体)强壮:筋骨~。~的体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