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 疲敝 ”。
【疲弊】困苦窮乏。韓非子 大體:“故至安之世,……車馬不疲弊於遠路。”三國志 蜀 諸葛亮傳出師表:“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也作“疲敝”。後漢書七四上 袁紹傳:“沮授進説曰:‘近討 公孫(瓚),師出歷年,百姓疲敝,倉庫無積,賦役方殷,此國之深憂也。’”
疲弊-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疲弊ㄆㄧˊ ㄅㄧˋpí bì人力、物力受到消耗而困乏不足。《五代史平話.唐史.卷上》:「使不得休息,乘其疲弊,可一舉而滅之也。」《三國演義.第二三回》:「兵起連年,百姓疲弊,倉廩無積,不可復興大軍。」也作「疲敝」、「罷敝」、「罷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