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砾

读音

wǎ lì

同音字

拼音为wǎ的字 拼音为lì的字 拼音为wa的字 拼音为li的字

基础解释

破碎的砖头瓦片:~堆。一片~(形容建筑物被破坏后的景象)。

详细解释

  1. 破碎的砖头瓦片。亦以形容荒废颓败的景象。

    《吕氏春秋·乐成》:“ 禹 之决江水也,民聚瓦砾。” 唐 皮日休 《南阳》诗:“废路塌平残瓦砾,破坟耕出烂图书。” 清 阎尔梅 《题剑阁》诗:“徧地头颅生鬼火,空村瓦砾絶人烟。” 杨朔 《春在朝鲜》:“还记得有一夜我乘车路过 平壤 ,瓦砾场上忽然从播音器里传出雄壮的歌声。”

  2. 比喻无价值的东西。

    《朱子语类》卷一二六:“佛家偷得 老子 好处,后来道家却只偷得佛家不好处。譬如道家有箇宝藏被佛家偷去,后来道家却只取得佛家瓦砾,殊可笑也。”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瓦砾-中華語文大辭典

瓦礫

瓦砾-全唐诗宋词元曲典故辞典

瓦砾
【出典】 《南史》卷三十《何尚之传》附《何胤传》:“初,胤侈于味,食必方丈,后稍欲去其甚者,犹食白鱼、脯、糖蟹,以为非见生物。疑食蚶蛎,使门人议之。学生钟岏曰:‘……仁人用意,深怀如怛。至于车螯蚶蛎,眉目内阙,惭浑沌之奇,犷壳外缄,非金人之慎。不悴不荣,曾草木之不若,无馨无臭,与瓦砾其何算。故宜长充庖厨,永为口实。’”
【释义】 南朝齐中书令何胤讲究饮食的滋味,要弟子议论蚶蛎是否宜食。弟子钟岏认为有生命的东西,仁人不愿吃;而蚶蛎犹如瓦砾,无馨无臭,只可用来充厨,供人食用。后世以瓦砾比喻蚶蛎,并用作咏饮食滋味的典故。
【例句】 如含瓦砾竟何功,痴黠相兼似得中。(韩偓《味道》7800)这里活用钟岏对蚶蛎的议论,以蚶蛎之不若草木、无馨无臭自比。

出处

引证

故事

造句

wǎ lì

1、灾情惨重,房舍倾覆,桥梁崩塌,到处一片瓦砾。

接龙

组词

近义词

wǎ lì

1、[金石]jīn shí

1.金指铜器,石指石碑等。古代铜器(钟、鼎、兵器、用具等)和刻石合称金石。旧时把研究铜器和刻石上古文字及有关资料的学问,叫做金石学。 2.钟磬之类的乐器:~丝竹。 3.金属和石头,比喻(关系、感情等)牢固:~交。

2、[药石]yào shí

古代指药和治病的石针:~罔效。~之言(劝人改过的话)。

3、[石块]shí kuài

块状的石头。

反义词

wǎ lì

1、[珠玉]zhū yù

1.珠和玉;泛指珠宝。 2.比喻妙语或美好的诗文。 3.比喻丰姿俊秀的人;亦喻俊杰,英才。

热门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