亦作“ 瑕玼 ”。玉的斑痕。亦比喻人的过失或事物的缺点。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省事》:“或有劫持宰相瑕疵,而获酬谢。” 唐 王建 《求友》诗:“不求立名声,所贵去瑕玼。” 宋 司马光 《稷下赋》:“荣誉,樵株为之蓊蔚;訾毁,珵美化为瑕疵。” 元 王实甫 《西厢记》第五本第二折:“这玉簪纤长如竹笋,细白似葱枝,温润有清香,莹洁无瑕玼。” 李大钊 《我的马克思主义观》七:“小小的瑕疵,不能掩了他那莫大的功绩。”
谓指摘毛病。
唐 刘禹锡 《口兵戒》:“玉櫝不启,焉能瑕疵?” 宋 沉括 《梦溪笔谈·书画》:“ 熙 ( 徐熙 )之子乃效诸 黄 之格……工与诸 黄 不相下 筌 ( 黄筌 )等不復能瑕疵,遂得齿院品。” 金 王若虚 《孟子辨惑》:“ 孟子 之言,未可瑕疵。” 王闿运 《帅芳哀词》:“虽欲得而瑕疵,邈轻举而难攀。”
瑕疵瑕疵ㄒ丨ㄚˊ ㄘxiácī毛病;缺點。也作「疵瑕」。[例]毫無~,完美無比|小小的~,掩蓋不了他的功績。
瑕疵-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瑕疵ㄒㄧㄚˊ ㄘxiá cī缺點缺點比喻缺點、毛病。北齊.顏之推《顏氏家訓.省事》:「或有劫持宰相瑕疵,而獲酬謝。」唐.韓愈〈進學解〉:「忘己量之所稱,指前人之瑕疵。」也作「瑕纇」。
xiá cī
1、气愤的客户带着瑕疵品,向製造商兴师问罪。
2、尺之木必有节,寸之玉必有瑕疵。
3、人多读书则识进,且能自见瑕疵,故终身都无足处。
4、在凡人看来是瑕疵的东西,爱神却能从中窥出美点。
5、接触世俗的事物,内心不被诱惑,没有忧愁,没有瑕疵,心灵安定,这是多么幸福啊!
6、这批产品为何会出现瑕疵,一定要仔细检讨,要知亡羊补牢,犹未为晚。
7、虽然是英雄,也不免瑕疵。
8、买房是件终身大事,不要以为楼市如此火爆,消费者就能容忍这些存在明显瑕疵的产品。
9、小时候我憧憬那毫无瑕疵的恋情。
10、每个美人都能挑出瑕疵来。
11、不求立名声,所贵去瑕疵。
12、若有一人滥竽充数,那么这个团体便有了瑕疵。
13、我们的检查局不会放过任何瑕疵品。
14、他们得把这批瑕疵品换掉,不然以后别想收到我们的订单。
15、瑕疵为非实质性的,买方仅有权要求降低购买价格。
16、主在世上罪人的朋友,或生或死都无瑕疵。
17、同时他的演唱技巧尚欠火候,这也使得他的歌听上去有些瑕疵。
18、还有,他们容忍产品瑕疵而日方不肯忽视,前老板沟口北野解释说。
19、第二十七条委托人应当向拍卖人说明拍卖标的的来源和瑕疵。
20、大多数血管瘤完全消失,留下正常或轻微瑕疵的皮肤。
21、各国公司法对公司设立登记瑕疵的法律后果所持态度不一。
xiá cī
1、[毛病]máo bìng
1.心病;私弊。2.器物发生的故障,也比喻工作中的失误。3.缺点;坏习惯。4.指疾病。
2、[弊端]bì duān
由于规章制度上的毛病或工作上的漏洞而发生的损害公益的事情。
3、[短处]duǎn chu
缺点;弱点:大家各有长处,各有~,应该互相学习,取长补短。
4、[瑕玷]xiá diàn
污点;毛病。
5、[弱点]ruò diǎn
不足的地方;力量薄弱的方面:他的~是爱听奉承话。相持能力差是这个乒乓球运动员的~。
6、[缺欠]quē qiàn
1.缺点:工作上有~。 2.缺少:~科技人才。资金还~不少。
7、[缺点]quē diǎn
欠缺或不完善的地方(跟“优点”相对):克服~。这种浅色花布很好看,~是不禁脏。
8、[坏处]huài chu
对人或事物有害的因素:这么做一点~也没有。
9、[污点]wū diǎn
1.衣服上沾染的污垢。 2.比喻不光彩的事情:那个人历史上有~。
10、[缺陷]quē xiàn
欠缺或不够完备的地方: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