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独自。
行:做,实施。
独:独自。
断:决断。
独行独断
【拼音】:dú xíng dú duàn
解释
行事专断,不考虑别人的意见。形容作风不民主。同“独断独行”。
出处
郭希仁《从戎纪略》:“彦彪令各营于肩章均添‘四标’字样,官长进谒皆称邱大帅,俨然以兵马都督自居,调遣布置,独行独断。”
示例
只可异她母亲死早了,没有人管教她,任她一个人~,将来不晓得会弄成什么样子。 ★巴金《家》二五
近义词
独断专行
反义词
语法
作宾语、定语、谓语;形容作风不民主
独行独断同“独断独行”。
●郭希仁《从戎纪略》:“彦彪令各营于肩章均添‘四标’字样,官长进谒皆称邱大帅,俨然以兵马都督自居,调遣布置,独行独断。”
●巴金《家》二五:“只可惜她母亲死早了,没有人管教她,任她一个人独行独断,将来不晓得会弄成什么样子。”
现代-巴金-二五-《家》:只可惜她母亲死早了,没有人管教她,任她一个人独行独断,将来不晓得会弄成什么样子。
明-熊廷弼--《按辽疏稿·举兵备疏》:右参议孙敦化,体崇矜重,性秉坚强,驭众有惠有威,当几独行独断。
清-郭希仁--《从戎纪略》:彦彪令各营于肩章均添“四标”字样,官长进谒皆称邱大帅,俨然以兵马都督自居,调遣布置,独行独断。
现代-巴金-二五-《家》:只可惜她母亲死早了,没有人管教她,任她一个人独行独断,将来不晓得会弄成什么样子。
明-熊廷弼--《按辽疏稿·举兵备疏》:右参议孙敦化,体崇矜重,性秉坚强,驭众有惠有威,当几独行独断。
清-郭希仁--《从戎纪略》:彦彪令各营于肩章均添“四标”字样,官长进谒皆称邱大帅,俨然以兵马都督自居,调遣布置,独行独断。
dú xíng dú duàn
1、只可异她母亲死早了,没有人管教她,任她一个人独行独断,将来不晓得会弄成什么样子。 ◎巴金《家》二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