犀槌

读音

xī chuí

同音字

拼音为xī的字 拼音为chuí的字 拼音为xi的字 拼音为chui的字

基础解释

亦作“犀椎”。古代打击乐器方响中的犀角制小槌。

详细解释

  1. 亦作“ 犀椎 ”。古代打击乐器方响中的犀角制小槌。

    唐 苏鹗 《杜阳杂编》卷中:“﹝ 阿翘 ﹞俄遂进白玉方响,云本 吴元济 所与也,光明皎洁,可照十数步。言其犀槌,即响犀也,凡物有声,乃响应其中焉。” 清 纳兰性德 《采桑子》词:“土花曾染 湘 娥黛,铅泪难消,清韵谁敲,不是犀椎是凤翘。”参见“ 方响 ”。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犀槌-全唐诗宋词元曲典故辞典

犀槌
【出典】 唐·苏鹗《杜阳杂编》卷中:“上于内殿前看牡丹……时有宫人沈阿翘为上舞《何满子》,调声风态,皆率宛畅。曲罢,上赐金臂环,即问其从来。阿翘曰:‘妾本吴元济之妓女,济败,因以声得为宫人。’俄遂进白玉方响,云本吴元济所与也,光明皎洁,可照十数步。言其犀槌即响犀也,凡物有声乃响应其中焉。架则云檀香也,而文彩若云霞之状,芬馥着人,则弥月不散。制度精妙,固非中国所有。上因令阿翘奏《凉州曲》,音韵清越,听者无不凄然。上谓之天上乐。乃选内人与阿翘为弟子焉。”
【释义】 唐文宗大和年间,宫人沈阿翘向文宗献上吴元济昔日所赠白玉方响,并言其犀槌珍异。文宗命奏《凉州曲》。
【例句】 花满银塘水漫流,犀槌玉板奏凉州,顺风环佩过秦楼。(苏轼《浣溪沙·方响》326)这里用沈阿翘进方响并奏《凉州曲》事,以切咏方响。

犀槌-汉语大词典

犀槌亦作“犀椎”。
古代打击乐器方响中的犀角制小槌。
●唐苏鹗《杜阳杂编》卷中:“﹝阿翘﹞俄遂进白玉方响,云本吴元济所与也,光明皎洁,可照十数步。言其犀槌,即响犀也,凡物有声,乃响应其中焉。”
●清纳兰性德《采桑子》词:“土花曾染湘娥黛,铅泪难消,清韵谁敲,不是犀椎是凤翘。”
参见“方响”。

出处

引证

故事

造句

接龙

组词

近义词

反义词

热门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