牴牾ㄉㄧˇ ㄨˇdǐ wǔ牛角相抵觸。引申為相互衝突。《文明小史.第三〇回》:「那知趙翰林同黃詹事此一番牴牾,弄得大家沒趣。」也作「抵牾」。
【牴牾】抵觸,矛盾。唐 劉知幾 史通 自敘:“儒者之書,博而寡要,得其糟粕,失其菁華,而流俗鄙夫,貴遠賤近,傳兹牴牾,自相欺惑。”宋 朱熹 朱文公集三七 與郭沖晦書:“向來次輯諸書,雖亦各有據依,不敢妄意損益,然疑信異傳,不無牴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