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司

读音

mù sī

同音字

拼音为mù的字 拼音为sī的字 拼音为mu的字 拼音为si的字

基础解释

1.监督举发。 2.管民政的地方官。

详细解释

  1. 监督举发。

    《史记·商君列传》:“令民为什伍,而相牧司连坐。” 司马贞 索隐:“牧司,谓相纠发也。一家有罪而九家连举发,若不纠举,则十家连坐。”《史记·酷吏列传》:“置伯格长以牧司姦盗贼。”

  2. 管民政的地方官。

    《晋书·李重传》:“ 汉 革其弊,斟酌 周 秦 ,并建侯守,亦使分土有定,而牧司必各举贤,贡士任之乡议,事合圣典,比踪三代。”《晋书·地理志下》:“自中原乱离,遗黎南渡,并侨置牧司在 广陵 。”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牧司-辞源3

【牧司】㊀檢舉,監督。史記六八 商君傳:“令民爲什伍,而相牧司連坐。”索隱:“牧司,謂相糾發也。”㊁管民政的官。宋書 州郡志一:“自夷狄亂華,司 冀 雝 涼 青 并 兗 豫 幽 平諸州,一時淪没,遺民南渡,並僑置牧司,非舊土也。”

牧司-汉语大词典

牧司1.监督举发。
●《史记·商君列传》:“令民为什伍,而相牧司连坐。”
●司马贞索隐:“牧司,谓相纠发也。一家有罪而九家连举发,若不纠举,则十家连坐。”
●《史记·酷吏列传》:“置伯格长以牧司奸盗贼。”
2.管民政的地方官。
●《晋书·李重传》:“汉革其弊,斟酌周秦,并建侯守,亦使分土有定,而牧司必各举贤,贡士任之乡议,事合圣典,比踪三代。”
●《晋书·地理志下》:“自中原乱离,遗黎南渡,并侨置牧司在广陵。”

出处

引证

故事

造句

接龙

组词

近义词

反义词

热门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