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郎:牵牛星的别称。亦指牛郎织女故事中的神话人物。
织女:旧时指织布、织绸的女子。
牛郎织女
《诗·小雅·大东》:“维天有汉,监亦有光。跂彼织女,终日七襄。虽则七襄,不成报章。睆彼牵牛,不以服箱。”此为牛郎织女神话之雏型。织女、牵牛尚为天汉二星,“七襄”、“服箱”或亦仅为譬喻。至《古诗十九首》:“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虽仍为天上二星,而人物形象已隐现其中,呼之欲出。至南朝梁殷芸《小说》(《月令广义·七月令》引)则云:“天河之东有织女,天帝之子也。年年机杼劳役,织成云锦天衣,容貌不暇整。帝怜其独处,许嫁河西牵牛郎,嫁后遂废织絍。天帝怒,责令归河东,但使一年一度相会。”则牛女神话梗概已略备于斯。民间传云,织女为天帝孙女,王母娘娘外孙女,于织絍之暇,常与诸仙女于银河澡浴。牛郎则下方一贫苦孤儿,常受兄嫂虐待,分与一老牛,令其自立门户。其时天地相去未远,银河与凡间相连。牛郎遵老牛嘱,去银河窃得织女天衣,织女不能去,遂为牛郎妻。经数年,产儿女各一,男耕女织,生活幸福。不意天帝查明此事,震怒非常,立遣天神往逮织女。王母娘娘虑天神疏虞,亦偕同去。织女被捕上天,牛郎不得上,与儿女仰天号哭。时老牛垂死,嘱牛郎于其死后剖皮衣之,便可登天。牛郎如其言,果偕儿女上天。差已追及织女,王母娘娘忽拔头上金簪,凭空划之,顿成波涛滚滚天河。牛郎织女隔河相望,无由得渡,只有悲泣。后终感动天帝,许其一年一度于七月七日鹊桥相会。参见“鹊桥”(325页)、“民族传闻·(苗族)牛郎织女(417页)。
南朝梁-萧统等--《文选·古诗十九首》: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明-冯梦龙-卷一-《喻世明言》:老身今日有些穷忙,晚上来陪大娘,看牛郎织女做亲。
现代-梁志刚--《人中麟凤:季羡林》:你要是躲在葡萄架底下,还能听见牛郎织女说悄悄话呢。
现代-黄药眠--《对自然的凝视和遐想》:牛郎织女每年夏历七月七日在银河鹊桥相会,这不是同科学相矛盾吗?
现代-秦纪文-二〇回-《再生缘》:想想七巧佳期,相传天上牛郎织女鹊桥相会。
明-胡文焕--《群音类选·〈南西厢记·莺莺忆念〉》:你影只形单,羞睹牛郎织女星。
明-陆采--《明珠记·桥会》:似牛郎织女,脉脉两情伤,盈盈隔河望。
南朝梁-萧统等--《文选·古诗十九首》: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明-冯梦龙-卷一-《喻世明言》:老身今日有些穷忙,晚上来陪大娘,看牛郎织女做亲。
现代-梁志刚--《人中麟凤:季羡林》:你要是躲在葡萄架底下,还能听见牛郎织女说悄悄话呢。
现代-黄药眠--《对自然的凝视和遐想》:牛郎织女每年夏历七月七日在银河鹊桥相会,这不是同科学相矛盾吗?
现代-秦纪文-二〇回-《再生缘》:想想七巧佳期,相传天上牛郎织女鹊桥相会。
明-胡文焕--《群音类选·〈南西厢记·莺莺忆念〉》:你影只形单,羞睹牛郎织女星。
明-陆采--《明珠记·桥会》:似牛郎织女,脉脉两情伤,盈盈隔河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