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和治理。
《书·周官》:“立太师、太傅、太保,兹惟三公,论道经邦,燮理阴阳。” 孔 传:“和理阴阳。” 明 唐顺之 《观道士祈雨》诗之二:“巫舞商阳古有之,神灵风雨灌坛时。阴阳燮理输谁力?秪遣儿童颂法师。” 欧阳予倩 《桃花扇》第三幕第一场:“都是相爷燮理阴阳之功。”
指宰相的政务。
唐 孟浩然 《和张丞相春朝对雪诗》:“不覩丰年瑞,焉知燮理才。”
燮理燮理ㄒ丨ㄝˋ ㄌ丨ˇxièlǐ1.〈書〉協調、調和治理。[例]若使臣平章軍國,~陰陽,臣不如稷契(唐‧員半千〈陳情表〉)|伏願特令追冕,列在朝廷,俾之臺座,端揆庶僚,平章百姓,處訏謨之任,當~之權,必能協和萬邦,致君堯舜(唐‧邵說〈代郭令公請雪裴僕射表〉)。2.〈書〉指宰相的職務。[例]臣荷承正刑之後,擢在臺衡,不能有所建明,坐致災旱,~之任,虧紊固多;邦畿之間,愆亢特甚(唐‧常袞〈久旱陳讓相表〉)。
燮理-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燮理xièlǐ
书动协调治理:~阴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