焚琴煮鹤

读音

fén qín zhǔ hè

同音字

拼音为fén的字 拼音为qín的字 拼音为zhǔ的字 拼音为hè的字 拼音为fen的字 拼音为qin的字 拼音为zhu的字 拼音为he的字

基础解释

把琴当柴烧,把鹤煮了吃。比喻糟蹋美好的事物。

详细解释

  • 【解释】:把琴当柴烧,把鹤煮了吃。比喻糟蹋美好的事物。
  • 【出自】:宋·胡仔《苕溪渔隐丛前集》引《西清诗话》:“义山《杂纂》,品目数十,盖以文滑稽者。其一曰杀风景,谓清泉濯足,背山起楼,烧琴煮鹤。”
  • 【示例】:~从来有,惜玉怜香几个知。
    ◎明·冯梦龙《醒世恒言》卷三
  • 【语法】:联合式;作谓语;比喻糟蹋美好的事物

按字解释

焚:烧。

琴:古琴,一种弦乐器,用梧桐等木料做成,有五根弦,后来增加为七根。

煮:把东西放在水里,用火把水烧开。

鹤:鸟名,颈、腿细长,翼大善飞,叫的声音很高、很清脆。种类很多,如丹顶鹤、白鹤、灰鹤、黑颈鹤等。

词典解释

焚琴煮鹤-中華語文大辭典

焚琴煮鶴

焚琴煮鹤-全唐诗宋词元曲典故辞典

焚琴煮鹤破琴煮鹤
【出典】 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前集卷二二引宋·蔡絛《西清诗话》:“《义山杂纂》,品目数十,盖以文滑稽者。其一曰‘杀风景’,谓清泉濯足……烧琴煮鹤,对花啜茶,松下喝道。”按:今本《义山杂纂》无“烧琴煮鹤”。
【释义】 唐代人将烧琴煮鹤作为粗俗之人杀风景的蠢事之一来进行嘲笑。后因以“烧琴煮鹤”或“焚琴煮鹤”比喻败兴杀风景。
【例句】 ①吹竹弹丝谁不爱,焚琴煮鹤人何肯。(洪适《满江红》[春色匆匆]1384)这里以不肯“焚琴煮鹤”来突出自己置酒赏春的雅兴。②从兹破琴煮鹤,猗兰不用对人弹。(陈德武《木兰花慢·春游》3460)这里用“破琴煮鹤”表明作者看破尘世、认为一切都虚无的心态。

出处

宋·胡仔《苕溪渔隐丛前集》引《西清诗话》:“义山《杂纂》,品目数十,盖以文滑稽者。其一曰杀风景,谓清泉濯足,背山起楼,烧琴煮鹤。”

引证

宋-洪适--《满江红》词:吹竹弹丝谁不爱,焚琴煮鹤人何肯?

近代-俞平伯--《杂拌儿·记西湖雷峰塔发见的塔砖与藏经》:以我所见闻,杭地只数卷耳,而不免有焚琴煮鹤者,可叹之至!

明-冯梦龙-卷三-《醒世恒言》:说罢,一篙子撑开,再向湖中而去。正是:焚琴煮鹤从来有,惜玉怜香几个知!

清-陶元藻--《越画见闻·林霖》:尝画北岭庙关殿四壁,笔力直追洪谷子,每壁林峦变化,无尺寸相同处,识者赏焉。后住持僧因重修殿宇,垩而去之,焚琴煮鹤,良可慨也。

现代-梁遇春-二-《醉中梦话》:不过这样地把文学家的兼职取消,未免有点“焚琴煮鹤”,区区也很觉得怅然。

清-黄景仁--《恼花篇》:不忧人讥煞风景,焚琴煮鹤宁从同。

故事

宋-洪适--《满江红》词:吹竹弹丝谁不爱,焚琴煮鹤人何肯?

近代-俞平伯--《杂拌儿·记西湖雷峰塔发见的塔砖与藏经》:以我所见闻,杭地只数卷耳,而不免有焚琴煮鹤者,可叹之至!

明-冯梦龙-卷三-《醒世恒言》:说罢,一篙子撑开,再向湖中而去。正是:焚琴煮鹤从来有,惜玉怜香几个知!

清-陶元藻--《越画见闻·林霖》:尝画北岭庙关殿四壁,笔力直追洪谷子,每壁林峦变化,无尺寸相同处,识者赏焉。后住持僧因重修殿宇,垩而去之,焚琴煮鹤,良可慨也。

现代-梁遇春-二-《醉中梦话》:不过这样地把文学家的兼职取消,未免有点“焚琴煮鹤”,区区也很觉得怅然。

清-黄景仁--《恼花篇》:不忧人讥煞风景,焚琴煮鹤宁从同。

造句

fén qín zhǔ hè

1、搞旅游,建宾馆,无可厚非,但绝不能焚琴煮鹤,任意破坏植被、水源和野外文物。

2、这人敢于焚琴煮鹤,好东西千万不要给他!

组词

近义词

fén qín zhǔ hè

1、[暴殄天物]bào tiǎn tiān wù

暴:损害,糟蹋;殄:灭绝;天物:指自然生物。原指残害灭绝天生万物。后指任意糟蹋东西,不知爱惜。

2、[大煞风景]dà shā fēng jǐng

损伤美好的景致。比喻败坏兴致。

3、[破琴绝弦]pò qín jué xián

毁琴断弦,表示世无知音,不再鼓琴。

4、[哀梨蒸食]āi lí zhēng shí

将哀梨蒸着吃。比喻不识货。糊里糊涂地糟蹋好东西。

5、[对花啜茶]duì huā chuò chá

赏花时没有酒或有酒不喝,只喝茶。

6、[焚琴鬻鹤]fén qín yù hè

犹焚琴煮鹤。比喻糟蹋美好的事物。

7、[烧琴煮鹤]shāo qín zhǔ hè

拿琴当柴烧,把鹤煮了吃。比喻糟蹋美好的事物。

反义词

热门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