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流

读音

yuán liú

同音字

拼音为yuán的字 拼音为liú的字 拼音为yuan的字 拼音为liu的字

基础解释

水源和水流,比喻事物的起源和发展:七言诗的~。

详细解释

  1. 水的本源和支流。

    《后汉书·五行志三》“则水不润下” 刘昭 注引 汉 郑玄 曰:“无故源流竭絶,川泽以涸,是谓不润下。” 清 姚衡 《寒秀草堂笔记》卷三:“ 彰德府 南关外,有大桥,甚宏丽,水清而驶,土人谓之 小彰河 ,源流皆异。”

  2. 指事物的起源和发展。

    《荀子·富国》:“故 禹 十年水, 汤 七年旱,而天下无菜色者……是无它故焉,知本末源流之谓也。” 宋 王巩 《王氏谈录·小篆奇古》:“小篆源流可究,便于施用。” 清 何琇 《樵香小记·毛诗出子夏》:“ 陆璣 《毛诗》疏,末附四家诗源流。” 徐迟 《火中的凤凰》:“不熟悉我国藏书源流的人,大约只知道 常熟 是一个农产品高产区。”

  3. 比喻收入和支出。

    元 刘祁 《归潜志》卷七:“惟侥倖一时进用,不顾平日源流,此可为长太息也。”

  4. 根源;来源。

    晋 葛洪 《抱朴子·释滞》:“古人质朴,又多无才,其所论物理……不足以演畅微言,开示愤悱,劝进有志,教戒始学,令知玄妙之涂径、祸福之源流也。” 唐 杜荀鹤 《投从叔补阙》诗:“其来虽愧源流浅,所得须怜《雅》《颂》同。” 宋 吴炯 《五总志》:“为学当师古,吾叔源流实自 杜陵 ,即吾师也。”

  5. 比喻亲属、世系。

    唐 苏鹗 《杜阳杂编》卷中:“ 舒守谦 即 元舆 之族也,聪敏慧悟,富有春秋。 元舆 以源流非远而礼遇颇厚。” 清 刘大櫆 《<范氏家乘>序》:“然则 范氏 之有家乘……而守以弗堕,支属虽繁,源流虽远,而有急相周。”

  6. 指古今。

    元 邓学可 《端正好·乐道》套曲:“亭臺即渐摧,花木取次休,荆棘又还依旧,使行人嗟嘆源流。”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源流-中華語文大辭典

源流源流ㄩㄢˊ ㄌ丨ㄡˊyuánliú源頭和水流。比喻事物的起源和發展歷程。[例]江河的~∣文化的~∣漢字的~。

源流-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

源流ㄩㄢˊ ㄌㄧㄡˊyuán liú①水的本源和支流。北魏.酈道元《水經注.鮑丘水》:「登梁山以觀源流,相㶟水以度形勢。」②事物的本末、起源和發展。宋.劉克莊〈還黃鏞詩卷〉詩:「源流不亂知歸趣,篇什無多見苦心。」《儒林外史.第四四回》:「請問二位先生,這郭璞之說,是怎麼個源流?」

出处

引证

故事

造句

接龙

组词

近义词

yuán liú

1、[源泉]yuán quán

1.泉水的源头,也泛指水源。 2.比喻力量、知识、感情等的来源或产生的原因:生命的~。智慧的~。力量的~。‖也说泉源。

2、[泉源]quán yuán

1.水源。 2.比喻力量、知识、感情等的来源或产生的原因。

3、[源头]yuán tóu

水发源的地方:黄河~。民歌是文学的一个~。

4、[起源]qǐ yuán

1.开始发生:秦腔~于陕西。世界上一切知识无不~于劳动。 2.事物发生的根源:生命的~。

5、[根源]gēn yuán

事物产生的根本原因;事物的起源。

6、[来源]lái yuán

1.事物所从来的地方;事物的根源:经济~。 2.(事物)起源;发生(后面跟“于”):神话的内容也是~于生活的。

反义词

热门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