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漠。沙常因风吹而流动,故称。
《书·禹贡》:“导 弱水 至於 合黎 ,餘波入於流沙。”《楚辞·离骚》:“忽吾行此流沙兮,遵 赤水 而容与。” 王逸 注:“流沙,沙流如水也。” 唐 李白 《闺情》诗:“恨君流沙去,弃妾 渔阳 间。” 鲁迅 《故事新编·出关》:“我们还是道不同。譬如同是一双鞋子罢,我的是走流沙,他的是上朝廷的。”
指西域地区。
金 李纯甫 《杂诗》之四:“空译流沙语,难参 少室 禪。” 元 子温 《题画》诗:“曾向流沙取梵书,草龙珠帐满征途。” 清 周亮工 《朱静一诗序》:“﹝先生﹞上自流沙 乾竺 之学,中而吐纳黄白之术,下至壬奇医筮之微,无不洞其源流。”
指冲刷入江海中的细沙土。
元 宋无 《鲸背吟·讨水》:“海波咸苦带流沙,岛上清泉味最佳。”
沙漠地区中不固定的、常常随风流动转移的沙。
李瑛 《给造林远征队》诗:“你们踏住万顷流沙,牵来了道道绿的长城。”
流沙流沙ㄌ丨ㄡˊ ㄕㄚliúshā1.沙漠中隨風流動轉移的沙。2.江河湖海中沉積下來的沙。3.隨地下水流動轉移的沙。
流沙-中国神话大词典流沙
《山海经·海内西经》:“流沙出钟山,西行又南行昆仑之虚,西南人海,黑水之山。”《楚辞·招魂》云:“西方之害,流沙千里些。”王逸注:“流沙,沙流而行也。”即此。然《山海经》所记流沙固非一地,《西次三经》泰器山,《北次二经》洹山,《东次二经》葛山、北姑射山,《东次三经》跤踵山、无皋山等,及《大荒南经》、《大荒西经》、《海内经》均有之,此乃西方流沙之彰著者。
liú shā
1、人们在沙漠里行走,一不小心就会被埋没在流沙中。
liú shā
1、[黄沙]huáng shā
1.沙土。宋 苏轼《送孔郎中赴陕郊》诗:“惊风击面黄沙走,西出 崤 函 脱尘垢。”明 归有光《初发白河》诗之二:“胡风刮地起黄沙,三月 长安 不见花。” 2.指沙漠地区。《北史·吐谷浑传》:“部内有黄沙,周廻数百里,不生草木,因号沙州。”唐 刘长卿《送南特进赴归行营》诗:“虏云连白草,汉 月到黄沙。” 3.指人死后的葬地。唐 李白《战城南》诗:“匈奴 以杀戮为耕作,古来惟见白骨黄沙田。”《警世通言·王娇鸾百年长恨》:“只因颇识琴书味,风流不久归黄沙。”清 洪昇《长生殿·埋玉》:“若是再禁加,拼代你殞黄沙。” 4.指牢狱。唐 骆宾王《狱中书情通简知己》诗:“青陆芳春动,黄沙旅思催。”唐 杜甫《赠裴南部》诗:“即出黄沙在,何须白髮侵。”参见“黄沙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