洁身:保持自身清白。
自好:自爱;自重。
当代-臧克家--《老舍永在》:他以作家、教授的身份、地位,洁身自好,有所不为,对国家的前途,忧心忡忡。
现代-郭沫若--《南京印象·秦淮河畔》:象伯夷、叔齐那样,既不赞成殷纣王,又不赞成周武王,那种洁身自好的态度似乎是无法维持的。
现代-朱自清--《历史在战斗中》:其次,由于“胆小而虚伪的历史观察和对于人生实践的迂拙而消极的态度”,更只止于洁身自好,真是落到了“为节而节”的末路。
明-黄洪宪--《上王荆石相公》:止欲调众口而坐失事几,此洁身自好者之为,非所以语于大臣任重之义也。
清-陈森-一回-《品花宝鉴》:而游戏之中最难得者,几个用情守礼之君子,与几个洁身自好的优伶。
现代-鲁迅--《且介亭杂文二集·逃名》:逃名,固然也不能说是豁达,但有去就,有爱憎,究竟总不失为洁身自好之士。
当代-臧克家--《老舍永在》:他以作家、教授的身份、地位,洁身自好,有所不为,对国家的前途,忧心忡忡。
现代-郭沫若--《南京印象·秦淮河畔》:象伯夷、叔齐那样,既不赞成殷纣王,又不赞成周武王,那种洁身自好的态度似乎是无法维持的。
现代-朱自清--《历史在战斗中》:其次,由于“胆小而虚伪的历史观察和对于人生实践的迂拙而消极的态度”,更只止于洁身自好,真是落到了“为节而节”的末路。
明-黄洪宪--《上王荆石相公》:止欲调众口而坐失事几,此洁身自好者之为,非所以语于大臣任重之义也。
清-陈森-一回-《品花宝鉴》:而游戏之中最难得者,几个用情守礼之君子,与几个洁身自好的优伶。
现代-鲁迅--《且介亭杂文二集·逃名》:逃名,固然也不能说是豁达,但有去就,有爱憎,究竟总不失为洁身自好之士。
jié shēn zì hào
1、诗人把竹子比作洁身自好,高风亮节的君子。
2、洁身自好才能保持心灵的纯洁。
3、三个代表座右铭,坚持学习不松劲,廉洁警钟须常鸣,洁身自好永光明。
4、两袖清风诲莘莘学子,洁身自好树师德风范。
5、屈原虽然身处一群小人之间,但他洁身自好,终成为深受人民景仰和怀念的爱国诗人。
6、她洁身自好,也许不能颐指气使做领军人物,但满庭芬菲怡人,自是悠然南山采菊东篱。
7、在物欲横流的今天,我们更应该洁身自好,从我做起。
8、”后人便以“漱石枕流”来形容隐居山林、洁身自好的生活。
9、临江市民希望自己能像荷花一样洁身自好,出污泥而不染。
10、秦朗自认为洁身自好,自然不会去关顾这些老鸡小店。
jié shēn zì hào
1、[独善其身]dú shàn qí shēn
独:唯独;善:好,维护。原意是做不上官就修养好自身。现指只顾自己,不管别人。
2、[与世无争]yǔ shì wú zhēng
不跟社会上的人发生争执。这是一种消极的回避矛盾的处世态度。
3、[一尘不染]yī chén bù rǎn
原指佛教徒修行时,排除物欲,保持心地洁净。现泛指丝毫不受坏习惯,坏风气的影响。也用来形容非常清洁、干净。
4、[明哲保身]míng zhé bǎo shēn
明智的人善于保全自己。现指因怕连累自己而回避原则斗争的处世态度。
5、[两袖清风]liǎng xiù qīng fēng
衣袖中除清风外,别无所有。比喻做官廉洁。也比喻穷得一无所有。
6、[自命清高]zì mìng qīng gāo
命:认为。自以自为清高。
7、[守身如玉]shǒu shēn rú yù
保持节操,象玉一样洁白无瑕。也泛指爱护自己的身体。
8、[洁身自爱]jié shēn zì ài
保持自己纯洁,不同流合污。也指怕招惹是非,只顾自己好,不关心公众事情。
9、[出淤泥而不染]chū yū ní ér bù rǎn
淤泥:水底的污泥;染:沾。生长在淤泥中,而不被污泥所污染。
10、[束身自好]shù shēn zì hào
束身:约束自己,不使放纵;自好:要求自己好。指保持自身纯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