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水塘,多指人工挖的。
鱼:脊椎动物的一类,通常身体侧扁,大都有鳞和鳍,用鳃呼吸,体温随外界温度而变化,生活在水中。种类很多。
之:助词。表示修饰关系,在形容词、名词或数量词后。
殃:祸害。
池鱼之殃
【拼音】:chí yú zhī yāng
解释
比喻受牵连而遭到的祸害。
出处
《剪灯新话·三山福地传》:“汝宜择地而居,否则恐预池鱼之殃。”
示例
王仁东也觉得军机全班尽撤,未免过分,连带使翁同酥受~,内心更为不安。 ★高阳《清宫外史》下册
近义词
殃及池鱼、池鱼之祸
反义词
语法
作宾语;比喻因牵连而遭到的祸害
英文
be implicated in trouble
明-林俊--《辩王元恺等狱疏》:谋为邓满之举,以取灭宗之祸,幸遇王黄门通三司挠散,吾辈免池鱼之殃。
汉-应劭--《风俗通义·佚文·辨惑》:宋城门失火,人汲取池中水以沃灌之,池中空竭,鱼悉露死。
明-瞿佑--《剪灯新话·三山福地志》:汝宜择地而居,否则恐预池鱼之殃。
-高阳-下册-《清宫外史》:王东仁也觉得军机全班尽撤,未免过分,连带使翁同龢受池鱼之殃,内心更为不安。
宋-李昉、扈蒙等-卷四六六引 汉 应劭《风俗通》-《太平广记》:城门失火,祸及池鱼。旧说:池仲鱼,人姓字也,居宋城门,城门失火,延及其家,仲鱼烧死。又云:宋城门失火,人汲取池中水,以沃灌之。池中空竭,鱼悉露死。喻恶之滋,并伤良谨也。
明-林俊--《辩王元恺等狱疏》:谋为邓满之举,以取灭宗之祸,幸遇王黄门通三司挠散,吾辈免池鱼之殃。
汉-应劭--《风俗通义·佚文·辨惑》:宋城门失火,人汲取池中水以沃灌之,池中空竭,鱼悉露死。
明-瞿佑--《剪灯新话·三山福地志》:汝宜择地而居,否则恐预池鱼之殃。
-高阳-下册-《清宫外史》:王东仁也觉得军机全班尽撤,未免过分,连带使翁同龢受池鱼之殃,内心更为不安。
宋-李昉、扈蒙等-卷四六六引 汉 应劭《风俗通》-《太平广记》:城门失火,祸及池鱼。旧说:池仲鱼,人姓字也,居宋城门,城门失火,延及其家,仲鱼烧死。又云:宋城门失火,人汲取池中水,以沃灌之。池中空竭,鱼悉露死。喻恶之滋,并伤良谨也。
chí yú zhī yāng
1、王仁东也觉得军机全班尽撤,未免过分,连带使翁同酥受池鱼之殃,内心更为不安。 ◎高阳《清宫外史》下册
chí yú zhī yāng
1、[殃及池鱼]yāng jí chí yú
比喻无缘无故地遭受祸害。
2、[池鱼林木]chí yú lín mù
比喻无辜而受连累,遭祸害。
3、[池鱼之祸]chí yú zhī huò
比喻受牵连而遭到的祸害。
4、[池鱼遭殃]chí yú zāo yāng
比喻因牵连而遭到的祸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