汗流而下。形容惭愧、恐惧或焦急。
宋 苏舜钦 《舟中感怀寄馆中诸君》诗:“靦颜於其间,汗下如流浆。”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义犬》:“抵郡已暮,及捫腰橐,金亡其半,涔涔汗下。”
【汗下】因羞愧而出汗。文選 三國 魏 吳季重(質)答東阿王書:“又所答貺,辭醜義陋,申之再三,赧然汗下。”
汗下-汉语大词典汗下汗流而下。形容惭愧、恐惧或焦急。
●宋苏舜钦《舟中感怀寄馆中诸君》诗:“腼颜于其间,汗下如流浆。”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义犬》:“抵郡已暮,及扪腰橐,金亡其半,涔涔汗下。”
hàn xià
1、[惭愧]cán kuì
因为自己有缺点、做错了事或未能尽到责任而感到不安:深感~。~万分。
2、[忸怩]niǔ ní
形容不好意思或不大方的样子:~的神情。别忸忸怩怩的,大方一些。
3、[汗颜]hàn yán
因羞惭而脸上出汗,泛指惭愧:深感~。~无地(羞愧得无地自容)。
4、[羞愧]xiū kuì
感到羞耻和惭愧:~难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