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嘉】㊀地名。1.郡名。本 漢 會稽郡地,三國 吳分置 臨海郡。東晉 太寧元年復於 臨海郡分置 永嘉郡,統 永寧 安固 松陽 橫陽四縣,轄境在今 浙江 溫州市城區、樂清市、永嘉縣、飛雲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區。晉 王羲之、南朝 宋 謝靈運都曾任 永嘉太守。隋 開皇九年廢郡。唐置 溫州府,天寶元年復改 溫州爲 永嘉郡,乾元元年復曰 溫州。參閲 嘉慶一統志三〇四 溫州府。2.縣名。在今 浙江 溫州市城區及 永嘉縣。本 永寧縣,隋 開皇九年改曰 永嘉縣,屬 處州。唐爲 溫州治,宋爲 瑞安府治,明 清爲 溫州府治。參閲 嘉慶一統志三○四 溫州府。㊁公元665—713年。唐時高僧,永嘉人,本姓 戴。博覽佛經,精通 天台之止觀。至 廣東 曲江會見六祖 慧能,言下契悟,一宿而返,時稱一宿覺。就學者號爲 玄覺大師。著有 證道歌 永嘉集。見 景德傳燈錄五 溫州永嘉玄覺禪師。參見“一宿覺”。㊂年號。1. 晉 司馬熾(懷帝)。公元307—313年。2. 宋時 大理國 段正嚴(宣仁帝)。公元?—1128年。
永嘉-中国历史辞典年号:(1)晋怀帝年号(307—313)。(2)大理段正严年号(?—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