亦作“毘陵”。古地名。本 春秋 时 吴 季札 封地 延陵邑 。
西汉 置县,治所在今 江苏省 常州市 。 三国 吴 时,为 毗陵 典农校尉治所。 晋 太康 二年始置郡,治所移 丹徒 。历代废置无常,后世多称今 江苏 常州 一带为 毗陵 。 宋 陆游 《老学庵笔记》卷十:“今人谓 贝州 为 甘州 , 吉州 为 庐陵 , 常州 为 毗陵 。” 明 高濂 《玉簪记·下第》:“ 毘陵 城下水悠悠,不洗古今愁。” 清 朱之瑜 《阳九述略·致虏之由》:“其时 南徐 、 毗陵 、 吴兴 、 金閶 ,设能多出奇兵,掎角此虏,其有隻轮北济乎!”
指 明 代学者、藏书家 唐顺之 。因其为 武进 人,故称。
清 吴伟业 《汲古阁歌》:“ 嘉 隆 以后藏书家,天下 毗陵 与 琅邪 。”参阅 清 顾祖禹 《读史方舆纪要·江南七·常州府》。
毗陵ㄆㄧˊ ㄌㄧㄥˊpí líng縣名。漢置,晉改為晉陵。在今江蘇省武進縣。
毗陵-辞源3【毗陵】也作“毘陵”。㊀郡名。晉 太康二年置,治所在 毗陵。晉 永嘉五年,避 東海王 司馬越世子 毗諱,改名 晉陵,移治所於 丹徒(今 江蘇 鎮江市 京口區),尋還治 晉陵。㊁縣名。原爲 春秋時 吳 季札封地 延陵邑,西漢改置爲 毗陵縣。王莽時曾改稱 毗壇。三國 吳爲 毗陵典農校尉治所。晉改名 晉陵。唐改爲 武進縣。其地包括今 江蘇 常州市 武進區之全部及 新北區之一部分。參閲 嘉慶一統志八六 常州府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