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史记》、《汉书》等以帝王本纪为纲的纪传体史书。
清 乾隆 年间诏定二十四史为正史,1921年北洋军阀政府又增《新元史》,合称二十五史。《隋书·经籍志二》:“今依其世代,聚而编之,以备正史。” 清 冯桂芬 《<明纪>序》:“史家分纪传、编年二体,而纪传为正史。” 胡适 《论短篇小说》:“又如《水浒传》所记 宋江 等三十六人是正史所有的事实。”
有以纪传、编年二体并称正史的。参见《明史·艺文志》。
考订历史。
唐 王绩 《游北山赋》:“察俗删诗,依经正史。”
正史ㄓㄥˋ ㄕˇzhènɡshǐ正統的史書。指《史記》、《漢書》等二十四部紀傳體史書,是歷史文化遺產的重要部分。
正史-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正史zhènɡshǐ
名指《史记》、《汉书》等纪传体史书(区别于“野史”)。
zhèng shǐ
1、历史不光有正史,还有为正人君子所不屑的稗官野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