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诗1.咏唱诗篇。
●《左传·襄公十六年》:“晋侯与诸侯宴于温,使诸大夫舞,曰:‘歌诗必类。’”
杜预注:“歌古诗,当使各从义类。”
●《墨子·公孟》:“君与父母、妻、后子死,三年丧服……歌诗三百,舞诗三百。”
●孙诒让间诂:“《周礼·小师》注云:歌,依咏诗也。”
2.配有乐谱可以歌唱的乐府诗。
●章炳麟《国故论衡·辨诗》:“汉世所谓歌诗者,有声音曲折,可以弦歌,如《河南周歌声曲折》七篇,《周谣歌诗声曲折》七十五篇是也。故《三侯》、《天马》诸篇,太史公悉称诗。盖《乐府》外无称歌诗者。”
●朱自清《中国歌谣》三:“这些歌诗决不是徒歌,一因其中有‘曲折’(即乐谱),二因它们都在《乐府》。”
3.泛指诗歌。
●晋崔豹《古今注·音乐》:“明帝为太子,乐人作歌诗四章,以赞太子之德。”
●前蜀韦庄《乞彩笺歌》:“我有歌诗一千首,磨砻山岳罗星斗。”
●宋范仲淹《即席呈太傅相公》诗:“白傅歌诗传海外,晋公桃李满人间。”
●清莫友芝《<巢经巢诗抄>序》:“论吾子平生著述,经训第一,文笔第二,歌诗第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