樗栎

读音

chū lì

同音字

拼音为chū的字 拼音为lì的字 拼音为chu的字 拼音为li的字

基础解释

详细解释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樗栎-全唐诗宋词元曲典故辞典

樗栎
【出典】 《庄子·人间世》:“匠石之齐,至于曲辕,见栎社树。其大蔽数千牛,絜之百围,其高临山十仞而后有枝,其可以为舟者旁十数。观者如市,匠石不顾,遂行不辍。弟子厌观之,走及匠石,曰:‘自吾执斧斤以随夫子,未尝见材如此其美也。先生不肯视,行不辍,何邪?’曰:‘已矣,勿言之矣!……是不材之木也。无所可用,故能若是之寿。’”参见“散樗”条。
【释义】 “樗栎”为樗树与栎树的合称。《庄子》寓言用二者作为不材之木的代表。后世用以比喻不成才的人。
【例句】 ①桃李有奇质,樗栎无妙姿。(欧阳詹《寓兴》3900)这里将樗栎作为无用之材,来同桃李对举。②幸自同樗栎,何妨惬所怀。(罗隐《城西作》7576)这里以樗栎自比,自视为无用之才。

樗栎-典故小词典

樗(chū) : 落叶乔木, 即臭椿, 木质恶劣, 不能用作器材, 被视为无用之材。栎(ìl ) :橡子树。樗、栎这类木材古人称散木( 无用之木) , 故又有“ 樗散”、“ 樗材”、“ 栎散”之称。常用来比喻无用之人,多用于自谦之词。
〔出典〕《庄子·逍遥游》:“吾有大树, 人谓之樗, 其大本拥肿而不中绳墨, 其小枝卷曲而不中规矩。立于途, 匠者不顾。”又《庄子·人间世》:“匠石之齐, 至于曲辕, 见栎社树, 其大蔽数千牛,絜之百围.. 散木也。”
〔用例一〕宋代苏轼《和穆父新凉》:“ 常恐樗栎身, 坐缠冠盖蔓。”〔用例二〕元代王逢《得尚书汪公凶问》:“ 樗材荷推奖, 思报辑遗编。”
〔用例三〕元代谷子敬《城南柳》第二折:“ 你这个小业种, 樗散材, 怎能勾作梁作栋。”

出处

引证

故事

造句

接龙

组词

近义词

反义词

热门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