桴鼓

读音

fú gǔ

同音字

拼音为fú的字 拼音为gǔ的字 拼音为fu的字 拼音为gu的字

基础解释

1.鼓槌与鼓。比喻相应迅速。 2.指战鼓。 3.指警鼓。用于报警告急。 4.乐鼓的一种。

详细解释

  1. 鼓槌与鼓。比喻相应迅速。

    宋 罗泌 《路史·后纪三·炎帝》:“教化兴行,应如桴鼓。” 明 张居正 《葬地论》:“世言葬地能作人祸福,谓葬得吉壤,家必兴隆,得恶地,家必衰替,若影响桴鼓之符应者,悉妄也。” 清 王韬 《上当路论时务书》:“人心之机器,速於影响;一国之鑪锤,捷於桴鼓。是在为上者善用之耳。”参见“ 桴鼓相应 ”。

  2. 指战鼓。

    《史记·田叔列传》:“ 田仁 对曰:‘提桴鼓立军门,使士大夫乐死战鬭, 仁 不及 任安 。’” 唐 刘禹锡 《和乐天洛下醉吟寄太原令狐相公兼见怀长句》:“从容自使边尘静,谈笑不闻桴鼓声。” 明 徐复祚 《投梭记·闺叙》:“把笳声桴鼓相呼唤,令羣丑抱头窜。”

  3. 指警鼓。用于报警告急。

    汉 荀悦 《汉纪·宣帝纪三》:“由此桴鼓希鸣,世无偷盗。” 唐 崔日用 《饯唐永昌》诗:“ 洛阳 桴鼓今不鸣,朝野咸推重太平。” 康有为 《公民自治篇》:“故即有循吏,至于桴鼓不鸣,庞吠无警,餘粮栖亩,讼狱少囚,则以为治效之至矣。”

  4. 乐鼓的一种。

    《文献通考·乐考九》:“桴鼓, 唐 燕乐有之,今太常鐃吹前部用之。”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桴鼓-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

桴鼓ㄈㄨˊ ㄍㄨˇfú gǔ①戰鼓。古代作戰以桴擊鼓進軍。《後漢書.卷四一.第五倫傳》:「賊聞皆憚之,桴鼓不鳴。」唐.劉禹鍚〈和樂天洛下醉吟寄太原令狐相公兼見懷長句〉:「從容自使邊塵靜,談笑不聞桴鼓聲。」②鼓槌與鼓。比喻相應。語本《韓非子.功名》:「至治之國,君若桴,臣若鼓。」

桴鼓-汉语大词典

桴鼓1.鼓槌与鼓。比喻相应迅速。
●宋罗泌《路史·后纪三·炎帝》:“教化兴行,应如桴鼓。”
●明张居正《葬地论》:“世言葬地能作人祸福,谓葬得吉壤,家必兴隆,得恶地,家必衰替,若影响桴鼓之符应者,悉妄也。”
●清王韬《上当路论时务书》:“人心之机器,速于影响;一国之鑪锤,捷于桴鼓。是在为上者善用之耳。”
参见“桴鼓相应”。
2.指战鼓。
●《史记·田叔列传》:“田仁对曰:‘提桴鼓立军门,使士大夫乐死战斗,仁不及任安。’”
●唐刘禹锡《和乐天洛下醉吟寄太原令狐相公兼见怀长句》:“从容自使边尘静,谈笑不闻桴鼓声。”
●明徐复祚《投梭记·闺叙》:“把笳声桴鼓相呼唤,令群丑抱头窜。”
3.指警鼓。用于报警告急。
●汉荀悦《汉纪·宣帝纪三》:“由此桴鼓希鸣,世无偷盗。”
●唐崔日用《饯唐永昌》诗:“洛阳桴鼓今不鸣,朝野咸推重太平。”
●康有为《公民自治篇》:“故即有循吏,至于桴鼓不鸣,庞吠无警,余粮栖亩,讼狱少囚,则以为治效之至矣。”
4.乐鼓的一种。
●《文献通考·乐考九》:“桴鼓,唐燕乐有之,今太常铙吹前部用之。”

出处

引证

故事

造句

接龙

组词

近义词

反义词

热门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