条记

读音

tiáo jì

同音字

拼音为tiáo的字 拼音为jì的字 拼音为tiao的字 拼音为ji的字

基础解释

1.逐条记载。 2.明清官印的一种,亦称钤记,为长方形,未入流者用之,入流者则用方印。

详细解释

  1. 逐条记载。

    《通典·乐二》:“今古杂曲,随调举之将五百曲,恐诸曲名后致亡失,今輒条记存之於乐府。”

  2. 明 清 官印的一种,亦称钤记,为长方形,未入流者用之,入流者则用方印。

    清 县丞、主簿、驿丞、州县儒学及各省驻防旗营佐领、屯庄、守边门官等均用条记。铜质直纽,文体及大小各有定制,由礼部铸印局铸发。参阅《清会典·礼部·铸印局》、 清 俞樾 《茶香室续钞·印关防条记》。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条记-辞源3

條記

条记-中国历史辞典

官印之一种。为长方形,铜质直钮。清制,县丞、主簿等官用之。

出处

引证

故事

造句

接龙

组词

近义词

tiáo jì

1、[札记]zhá jì

随时记录下来的读书心得或见闻。

2、[笔记]bǐ jì

1.用笔记录:老人口述,请人~下来,整理成文。 2.听课、听报告、读书时所做的记录:读书~。课堂~。 3.一种以随笔记录为主的著作体裁,多由分条的短篇汇集而成:~小说。

反义词

热门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