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杀亦作“末摋”。
1.抹杀。扫灭。
●《汉书·谷永传》:“背可惧之大异,问不急之常论,废承天之至言,角无用之虚文,欲末杀灾异,满谰诬天,是故皇天勃然发怒。”
颜师古注:“末杀,扫灭也。”
●清方以智《通雅·释诂五》:“智按《汉书·谷永传》‘欲末杀灾异,满谰诬天’,即‘抹摋’字,后人加手耳。”
2.减轻;降低。
●《新唐书·酷吏传·吉温》:“萧炅为河南尹,御史遣温到府有所讯诘,乃并治炅,不为末摋。”
●《新唐书·张镒传》:“顷之,与吐蕃相尚结赞盟清水,约牛、马为牲。镒耻与盟,将末杀其礼,乃绐语吐蕃,以羊、豕、犬代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