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

读音

cáo cāo

同音字

拼音为cáo的字 拼音为cāo的字 拼音为cao的字 拼音为cao的字

基础解释

详细解释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曹操-中華語文大辭典

曹操曹操ㄘㄠˊ ㄘㄠcáocāo人名(155-220),字孟德,小字阿瞞,諡號武,東漢沛國譙(今安徽亳縣)人。東漢末年著名軍事家、文學家,三國曹魏政權的奠基者。有雄才,曾起兵平定黃巾之亂,討伐董卓,削剪諸侯勢力,脅持漢獻帝,自封為丞相,拜大將軍,進爵魏王,加九錫。能詩善文,詩尤長於四言,所作〈薤露行〉、〈蒿里行〉、〈短歌行〉、〈步出夏門行〉等,均屬佳篇。與其子曹丕、曹植並稱「三曹」,又與其子曹丕、孫曹叡並稱「三祖」。後曹丕篡漢,追諡曹操為武帝,廟號太祖。

曹操-中国历史辞典

(155—220)即魏武帝。三国时政治家、军事家、诗人。字孟德,小名阿瞒,谯(今安徽亳县)人。东汉末,在镇压黄巾起义中,逐步扩充军事力量。初平三年(公元192 年),占据兖州,分化、诱降青州黄巾军的一部分,编为“青州兵”。建安元年(196 年),迎献帝都许(今河南许昌东)。后用其名义发号施令,先后削平吕布等割据势力。*官渡之战大破世族军阀袁绍后,逐渐统一了中国北部。建安十三年,进位为丞相,率军南下,被孙权和刘备的联军击败于赤壁。封魏王。子曹丕称帝,追尊为武帝。他在北方屯田,兴修水利,解决了军粮缺乏的问题,对农业生产的恢复有一定作用;用人唯才,打破世族门第观念,罗致地主阶级中下层人物,抑制豪强,加强集权。所统治的地区社会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精兵法,著《孙子略解》、《兵书接要》等书。善诗歌,《蒿里行》、《观沧海》等篇,抒发自己的政治抱负,并反映汉末人民的苦难生活,气魄雄伟,慷慨悲凉。散文亦清峻整洁。著作有《魏武帝集》,已佚,有明人辑本。今有整理排印本《曹操集》。

出处

引证

故事

造句

接龙

组词

近义词

反义词

热门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