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徒

读音

bào tú

同音字

拼音为bào的字 拼音为tú的字 拼音为bao的字 拼音为tu的字

基础解释

用强暴手段迫害别人、扰乱社会秩序的坏人。

详细解释

  1. 强暴不法的人。

    汉 桓宽 《盐铁论·大论》:“往者, 应少 、 伯正 之属溃 梁 楚 , 昆卢 、 徐穀 之徒乱 齐 赵 , 山 东、 关 内暴徒,保人阻险。” 杨朔 《用生命建设祖国的人们》:“那千千万万好同志啊……正用他们无比的英雄气概,清除着那些破坏人类生活的暴徒。” 袁鹰 《保卫红领巾》诗:“这一天,一群反革命暴徒冲进餐厅。”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暴徒-中華語文大辭典

暴徒ㄅㄠˋ ㄊㄨˊbàotú使用強暴或不法的手段,侵害他人安全、擾亂社會安寧的壞人。[例]警方在短時間內便制伏了這夥正在行凶的~|這個窮凶極惡的~應該受到國家法律嚴厲的制裁。

暴徒-古汉语同实异名词典

暴徒 bào tú用强暴手段迫害别人、扰乱社会秩序的坏人。同义词:盗贼 暴客 暴徒 伏丑 劫盗 劫人 劫贼 剧贼 寇盗 寇虏 寇偷 寇贼 上盗 宿盗

出处

引证

故事

造句

bào tú

1、看见暴徒滥杀无辜的场景,人们无不发指眦裂。

接龙

组词

近义词

bào tú

1、[凶人]xiōng rén

1.恶人;凶恶之人。 2.恶人,凶残的人。

2、[凶徒]xiōng tú

1.恶人;坏人。南朝 梁 任昉《进梁公爵为王诏》:“本朝危切,樊邓 遐远,凶徒盘据,水陆相望。”唐 杜甫《秋日夔府咏怀奉寄郑监审李宾客之芳一百韵》:“旧物森犹在,凶徒恶未悛。”《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七一回:“理儒 道:‘那不是甚么少爷师爷,是两个闹事伤人的凶徒。’” 2.凶恶的暴徒。南朝 陈 徐陵《梁贞阳侯与王太尉僧辩书》:“凡厥兇徒,谁不歼扑。”唐 柳宗元《古东门行》诗:“兇徒侧耳潜愜心,悍臣破胆皆杜口。”《警世通言·苏知县罗衫再合》:“徐爷 在 徐 家生长,已熟知这班兇徒杀人劫财,非止一事。”清 张维屏《三将军歌》:“兇徒蠭拥向公扑,短兵相接乱刀落。”

3、[奸人]jiān rén

1.亦作“奸人”。亦作“姧人”。邪恶、狡诈的人。 2.犹奸夫。指通奸的男子。 3.奸细;探子。

4、[恶徒]è tú

非善良之辈。

5、[歹徒]dǎi tú

歹人;坏人。

6、[大盗]dà dào

1.盗窃财物众多或盗窃活动猖獗的人。 2.指窃国篡位者,非法夺取最高权力者。

7、[坏人]huài rén

品质恶劣的人;做坏事的人。

8、[恶人]è rén

品质恶劣的人;心肠恶毒的人:~先告状。

反义词

bào tú

1、[英雄]yīng xióng

1.有抱负、不畏艰险强暴,为民族或先进阶级的利益作出重大贡献的杰出人物:民族~。人民~永垂不朽。劳动~。 2.旧指勇武过人的人:~好汉。 3.具有英雄品质的:~的人民。

热门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