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然:明显、显著的样子。
若:如同,像。
揭:原意为高举,现也指揭开。
昭然若揭昭然若揭ㄓㄠ ㄖㄢˊ ㄖㄨㄛˋ ㄐ丨ㄝzhāorán-ruòjiē語本《莊子‧達生》:「昭昭乎若揭日月而行也。」意思是明顯得像高舉著日月走路一樣。後多指真相暴露無遺。[例]他的野心已~。
昭然若揭-辞源3【昭然若揭】昭然,明白貌;揭,高舉。莊子 達生:“今汝飾知以驚愚,修身以明汙,昭昭乎若揭日月而行也。”後以昭然若揭形容含義或真相明白清楚,顯而易見。清 吳棠 杜詩鏡銓 序:“而 杜公真切深厚之旨,益昭然若揭焉。”采蘅子 蟲鳴漫錄一:“今折衷 論語,參諸從制,‘子程子’之誤,昭然若揭矣。”
清-夏敬渠-七十八回-《野叟曝言》:疏中复言前后上书者八百余人。其诛丕之篡汉,而许先生以人心天命之归,昭然若揭,日月而行矣。
清-采蘅子-卷一-《虫鸣漫录》:今折衷《论语》,参诸从制,子程子之误,昭然若揭矣!
当代-毕淑敏--《女人之约》:厂长受过高等教育和她良好的家教,使她不愿意以恶意去揣测别人,尽管那谜底已昭然若揭。
近代-蔡东藩、许廑父-第七七回-《民国通俗演义》:承电示撤消军院,爱国之忱,昭然若揭。
清-毕沅、朱圭等--《〈杜诗镜铨〉序》:读诗者,息众说之纷挐,仰光焰之万丈,而杜公真切深厚之旨,盖昭然若揭焉。
近代-孙中山-第五章-《心理建设》:旷观中国有史以来,文明发达之迹,其事昭然若揭也。
当代-徐贵祥-四章-《历史的天空》:看看,他是和汉奸一个腔调,究竟是谁破坏抗日,不是昭然若揭了吗?
清-夏敬渠-七十八回-《野叟曝言》:疏中复言前后上书者八百余人。其诛丕之篡汉,而许先生以人心天命之归,昭然若揭,日月而行矣。
清-采蘅子-卷一-《虫鸣漫录》:今折衷《论语》,参诸从制,子程子之误,昭然若揭矣!
当代-毕淑敏--《女人之约》:厂长受过高等教育和她良好的家教,使她不愿意以恶意去揣测别人,尽管那谜底已昭然若揭。
近代-蔡东藩、许廑父-第七七回-《民国通俗演义》:承电示撤消军院,爱国之忱,昭然若揭。
清-毕沅、朱圭等--《〈杜诗镜铨〉序》:读诗者,息众说之纷挐,仰光焰之万丈,而杜公真切深厚之旨,盖昭然若揭焉。
近代-孙中山-第五章-《心理建设》:旷观中国有史以来,文明发达之迹,其事昭然若揭也。
当代-徐贵祥-四章-《历史的天空》:看看,他是和汉奸一个腔调,究竟是谁破坏抗日,不是昭然若揭了吗?
zhāo rán ruò jiē
1、纵观中国历史,文明发达之迹,昭然若揭。
2、承电示撤消军院,爱国之忱,昭然若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