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新月異日新月异ㄖˋ ㄒ丨ㄣ ㄩㄝˋ 丨ˋrìxīn-yuèyì每天都在更新,每月都有變化。形容發展快、進步大,不斷出現新面貌。[例]醫療科技~,許多絕症已出現治癒契機。
日新月異-教育部成語典【台湾】日新月異㊣ㄖˋ ㄒㄧㄣ ㄩㄝˋ ㄧˋrì xīn yuè yì一日千里一日千里、百尺竿頭一成不變一成不變、一如既往、每下愈況每下愈況、依然如故、陳陳相因陳陳相因日新月盛日新月盛、日異月新日異月新釋義日日更新,月月不同,隨時都有新的變化,指時時刻刻都能更新自己的品德。語本《禮記・大學》。後用「日新月異」形容發展或進步快速,不斷出現新事物或新現象。△「無所不用其極」典源《禮記・大學》湯①之盤銘②曰:「苟③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康誥〉曰:「作新民。」《詩》曰:「周雖舊邦,其命惟新。」是故君子無所不用其極。注①湯:商湯,名履,商代開國君主。建都於亳,任用伊尹執政。因夏桀無道,發兵征伐,連續獲勝,後滅夏,建立商朝,在位三十年。②盤銘:刻在盤上的銘文。商、周時貴族所用之器皿,常刻有銘文,作警策語。③苟:如果、假若。典故在古代的儒者,認為一個人應敦品勵學才可成為身心兼修的大家。特別是對品德的涵養,更是古人所重視的。所以在《禮記・大學》中,有一段記錄個人品德修養的銘文:「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意思是說:「如果能夠一天使品德更新,那就能天天使品德更新,且一直持續不斷地更新。」《書經》的〈康誥〉篇說這是「鼓勵人民振作、自新。」《詩經》也說:「周朝雖是一個舊的國家,但在文王的治理下,卻能自新品德並且德化其人民,使得國運呈現嶄新的氣象與發展。」因此,君子無不盡力修養自己的品德,以期能達到完善的境界,進而領導國家走向康莊富強。典源只見「日新」,後來更見結合「月異」之「日新月異」一語,用來形容發展或進步快速,不斷出現新事物或新現象。書證①宋・林景熙〈永嘉縣重建法空院記〉:「而浮屠之宮被四海,金碧嵯峨,日新月異,則亦不獨師能之也。」②明・黃淳耀〈陸翼王思誠錄序〉:「諸子奮志進修,日新月異。」③明・沈德符《萬曆野獲編・補遺・卷三・元夕放燈》:「四海承平日久,輦下繁富百倍,外方燈市之盛,日新月異。諸司堂屬,俱放假遨游。」④《明史・卷二三五・孟一脈列傳》:「今日取之光祿,明日取之太僕,浮梁之磁,南海之珠,玩好之奇,器用之巧,日新月異。」⑤清・吳趼人〈痛史・敘〉:「教授之術,亦採法列強,教科之書,日新月異。」⑥《清史稿・卷一四〇・兵志・製造》:「而外洋所出軍械,日新月異。」用法義形容發展或進步快速,不斷出現新事物或新現象。類用在「進展神速」的表述上。例①科技的日新月異,為人類生活帶來了許多便利。②現代科技日新月異,複製動物已經不是夢想。③盜版光碟的手法日新月異,讓警方和業者防不勝防。④近幾年來科技日新月異,許多家電用品都朝著電腦化開發。⑤日新月異的生物科技,讓很多患不治之症的病人燃起了重生的希望。⑥許多電影裡令人目眩神搖的聲光效果,全賴日新月異的電腦特效協助。⑦資訊的流通速度日新月異,現在已經可以透過電腦網路看到遠方的親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