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度(I)1.犹制度。
●《易·节》:“君子以制数度,议德行。”
●《庄子·天下》:“其明而在数度者,旧法、世传之史尚多有之。”
●宋曾巩《<礼阁新仪目录>序》:“然而古今之变不同,而俗之便习亦异,则法制数度其久而不能无弊,势固然也。”
2.指广长。广,指口径;长,指上下。
●《周礼·春官·典同》:“凡为乐器,以十有二律为之数度,以十有二声为之齐量。”
郑玄注:“数度,广长也。”
3.指天象星宿运转的度数。
●明唐顺之《季彭山<春秋私考>序》:“至于地里古今之沿革,姓名氏族之派,星历之数度……皆辨析毫厘,务极该实。”
4.几次。
●明沈德符《野获编·妓女·杜韦》:“牧之咯血在口,力弱不能吐,则韦以口承之,即咽入喉,一咽一殒绝,顷刻间必数度。”
数度(II)●计算。旧题唐柳宗元《龙城录·夜坐谈鬼而怪至》:“时风雪寒甚,窗外点点火,明若流萤,须臾千万点,不可数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