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困扶危

读音

jiù kùn fú wēi

同音字

拼音为jiù的字 拼音为kùn的字 拼音为fú的字 拼音为wēi的字 拼音为jiu的字 拼音为kun的字 拼音为fu的字 拼音为wei的字

基础解释

救济、扶助陷于危难的人。

详细解释

  • 【解释】:救济、扶助陷于危难的人。
  • 【出自】:元·无名氏《来生债》第四折:“则为我救困扶危,疏财仗义。”
  • 【示例】:念刘备、关羽、张飞,虽然异姓,既结为兄弟,则同心协力,~;上报国家,下安黎庶。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一回
  • 【语法】:联合式;作谓语、宾语、定语;指救济扶助陷于困境危难中的人

按字解释

救:援助;使解脱。

困:陷在艰难痛苦中或受环境、条件的限制无法摆脱。

扶:扶助。

危:危险;不安全(跟“安”相对)。

词典解释

救困扶危-中華語文大辭典

救困扶危ㄐ丨ㄡˋ ㄎㄨㄣˋ ㄈㄨˊ ㄨㄟˊjiùkùn-fúwéiㄐ丨ㄡˋ ㄎㄨㄣˋ ㄈㄨˊ ㄨㄟjiùkùn-fúwēi救濟、扶助生活困苦或處境危難的人。[例]他總是~,疏財仗義。

救困扶危-中华成语大词典

救困扶危
【拼音】:jiù kùn fú wēi
解释
救济、扶助陷于危难的人。
出处
元·无名氏《来生债》第四折:“则为我救困扶危,疏财仗义。”
示例
念刘备、关羽、张飞,虽然异姓,既结为兄弟,则同心协力,~;上报国家,下安黎庶。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一回
近义词
救苦救难
反义词
语法
作谓语、宾语、定语;指救济扶助陷于困境

出处

元·无名氏《来生债》第四折:“则为我救困扶危,疏财仗义。”

引证

元末明初-罗贯中-第一回-《三国演义》:念刘备、关羽、张飞,虽然异姓,既结为兄弟,则同心协力,救困扶危;上报国家,下安黎庶。

元-刘君锡-第四折-《来生债》:救困扶危,疏财仗义,都做了注福消愆。

明-无名氏--《精忠记·挂冠》:不能救困扶危,岂可随奸附恶,屈陷忠良。

明-无心子--《金雀记·三O完聚》:谢夫人贤惠撑达,济困扶危,容纳奴家。

元-佚名-第四折-《庞居士误放来生债》:则为我救困扶危,疏财仗义,都做了注福消愆。

明-屠隆--《彩毫记·四·散财结客》:金帛等秋毫,垂怜无告,救困扶危,功德标穹昊。

故事

元末明初-罗贯中-第一回-《三国演义》:念刘备、关羽、张飞,虽然异姓,既结为兄弟,则同心协力,救困扶危;上报国家,下安黎庶。

元-刘君锡-第四折-《来生债》:救困扶危,疏财仗义,都做了注福消愆。

明-无名氏--《精忠记·挂冠》:不能救困扶危,岂可随奸附恶,屈陷忠良。

明-无心子--《金雀记·三O完聚》:谢夫人贤惠撑达,济困扶危,容纳奴家。

元-佚名-第四折-《庞居士误放来生债》:则为我救困扶危,疏财仗义,都做了注福消愆。

明-屠隆--《彩毫记·四·散财结客》:金帛等秋毫,垂怜无告,救困扶危,功德标穹昊。

造句

jiù kùn fú wēi

1、白求恩大夫不远万里来到中国,救困扶危,发扬了国际主义精神。

组词

近义词

jiù kùn fú wēi

1、[救苦救难]jiù kǔ jiù nàn

佛经中的话。拯救在苦难中的人。

反义词

热门诗句